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流星号卫星
释义 liuxinghao weixing
“流星”号卫星(卷名:航空 航天)
спутник “Метеор”
  苏联的业务气象卫星系列。1969年3月 26日开始发射Ⅰ型,到1981年7月共发射了31颗;1975年7月11日开始发射Ⅱ型,到1982年底已发射9颗。这一系列卫星的任务是系统收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象资料,为气象预报和气象学研究服务。Ⅰ型系列1~27号是混编在“宇宙”号卫星系列中的气象卫星 (“宇宙”122、144、156号等)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分别由3颗工作寿命为半年至2年的卫星在约850~900公里的近圆轨道(倾角81.2°,周期102分钟)上组网工作。卫星重1~2.2吨,高约3.5~5米,直径1.5米,有两个太阳电池翼。卫星主体由两个密封舱组成。上舱有传动装置和无线电系统,其中包括确定轨道参数和发送遥感数据的设备、电源系统以及由惯性轮、气体推力器和离子发动机组成的三轴姿态控制系统(早期为自旋稳定与重力梯度稳定方式)。下舱有科学仪器,包括:①可见光电视摄像机:用以观测云和冰雪覆盖情况,星下点分辨率为1.75公里,地面覆盖宽度约1400公里;②红外电视摄像机:用以观测云和冰的分布情况,星下点分辨率为15公里,地面覆盖宽度约1600公里,探测谱段为8~12微米;③扫描辐射仪:用0.3~3微米谱段测量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用3~30微米谱段观测地球和大气的红外辐射,用8~12微米谱段观测云顶和下垫面的温度,星下点的分辨率为70公里,地面扫描宽度约2700公里。Ⅰ型系列中的最后 4颗是传输型地球资源试验卫星,又名“流星-自然”系列,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带有试验性的可见光、红外 (1~25微米)、微波(0.8~8.5厘米)等谱段信息组合、高分辨率多光谱扫描器、无线电电视系统。这些卫星也具有自动图像传输能力。“流星”Ⅱ型卫星系列带有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垂直温度探测器和自动图像传输系统。流星系列的每一颗卫星绕地球一圈可以获得 8%~20%地球表面云层覆盖和辐射的数据,两颗卫星在24小时之内就能对整个半球观测一次。这些数据由星上存贮设备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地面中心站的指令在几分钟内传输给地面进行处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