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梁斌
释义 Liɑng Bin
梁斌(1914~  )(卷名:中国文学)
  现代小说家。原名梁维周,河北省蠡县人。1914年3 月生。在小学求学时开始阅读新文学作品。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进保定省立第二师范学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二师学生于1932年夏天掀起了反蒋抗日的爱国学潮,梁斌也投入了斗争。这次爱国学潮遭到反动当局的镇压,酿成“七·六”惨案。距离这次惨案后的两个月,在梁斌的家乡又爆发了高蠡暴动。这些经历和见闻,对他的创作都有直接影响。1933年春,梁斌流浪到北平,1934年暑期考入山东省立剧院,翌年仍回北平,写了反映高蠡暴动的《夜之交流》,发表于北平左翼文艺刊物《伶仃》月刊第 2期。这是作者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
  1937年春,梁斌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织救国会、建立抗日武装等活动。从1938年春到1942年“五·一”反扫荡前,梁斌历任冀中区新世纪剧社社长、游击大队的政治委员及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文艺部长等职。在经历了这段战斗生活之后,文学创作的条件进一步成熟。1942年,他根据一个为革命失去三个儿子的老人的遭遇,写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这是他创作《红旗谱》中朱老忠形象的雏形。之后,他又根据这个短篇写了五幕剧《堤》。“五·一”反扫荡后,梁斌开始做地方工作,同时深入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这年秋天,他把短篇《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扩展成中篇,发表时改名《父亲》。这以后,他又接连创作了《抗日人家》、《五谷丰收》等短篇小说和戏剧。《红旗谱》中的许多人物,都在这些作品中开始出现。
  1945年和1946年,梁斌先后任中国共产党蠡县县委宣传部长和县委副书记。1948年随军南下,曾任中国共产党湖北襄樊地委宣传部长。1952年调《武汉日报》社任社长,1953年开始写长篇小说《红旗谱》,1958年出版。小说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冀中地区著名的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九·一八”事变时期北方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小说通过朱老忠、严志和两个典型形象的塑造,高度概括了处于革命变动中的中国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显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和实质。尤其是朱老忠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小说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写人状物借用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些传统艺术手法,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因而被公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学创作的一项重要收获。


  1963年,《红旗谱》第二部《播火记》出版,描写高蠡暴动的兴起和失败。第三部《烽烟图》写“七·七”事变前后北方农村中的阶级变化及革命烽烟的再起,《烽烟图》原稿曾于“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丢失,1979年失而复得。此外,1976年完成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翻身记事》(上部),1977年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