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语
释义 hɑnyu
汉语(卷名:民族)
Chinese language
  属汉藏语系。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一种语言。在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一些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使用人口在十亿以上,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上使用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汉语已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通用的语言之一。与此相适应的汉文,也著称于世。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日益丰富起来的,但在各地区是不平衡的,因此产生了不少方言土话,差异较多。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现代汉语共同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本文有关叙述皆使用汉语拼音标音。
  汉语的特点  主要有:
  语音特点  一般说来,一个音节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 有21个声母, 即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35个韵母,其中有单元音韵母:ɑ、i、e、o、u、ū,复合元音韵母,如ɑi、ei、ɑo、ou等。还有元音加鼻音韵尾组成的韵母,如ɑn、en、ɑnɡ、enɡ等。上述韵母,原则上还可以加上韵头i、u、ū,成为iɑo、iou、uɑi、uɑn、ūɑn、ūe等。只有一个特殊韵母er(“儿”字的音),它是永远不跟声母拼的。有的音节可以没有声母,如ɑi“爱”,ou“欧”,ɑnɡ“昂”等;但是不能没有韵母。
  声调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有4个声调:55、35、214、51。声调,就是声音高低升降的各种形状,它们在语言中起着辨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昌”和“常”都读chɑng,但是声调不同。这是同音不同调。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即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在汉语拼音方案中,阴平声以“一”为号,如昌(chānɡ);阳平声以“'”为号,如常(ch姇nɡ);上声以“ˇ为号,如厂(chǎnɡ);去声以“\\”为号,如唱(chànɡ)。这些声调外,还有轻声,但它不算正式声调。单读汉字时不读轻声,常常是双音词的第二个音节才有可能读轻声,例如“桌子”、“石头”。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轻声不加符号。
  汉语语音的配合非常富于系统性,不是每一个声母和任何一个韵母都能相配,或者每一个韵母和任何一个声调都能相配,而是有规律的。
  就声母而言,按发音部位可以分为6类:①b、p、m、f是唇音;②d、t、n、l是舌尖音;③z、c、s是舌尖前音;④zh、ch、sh、r是舌尖后音;⑤j、q、x是舌面音;⑥g、k、h是舌根音。发音部位相同,语音配合情况一般也相同,例如,ū不在唇音b、p、m、f的后面出现。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的后面都没有i和ū;与此相反,舌面音后面只能有i和ū。舌尖音后面没有in出现,也没有ūn。
  就韵母而言,语音的配合也有规律。例如,ɑi、ei的前面没有韵头i;ɑo、ou的前面没有韵头u;ɑi、ei、ɑo、ou的前面都没有韵头ū。
  就声调而言,语音的配合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声母是 b、d、ɡ、j、zh、z(这种声母称为不送气声母),而又以鼻音韵尾收音的,一律不与阳平声相配合。
  在汉语普通话中某个音不与某个音相配,有两种原因:①语音本身所制约,某个音与某个音连在一起,发音不方便,例如zh、ch、sh、r不和i、ū拼,j、q、x不和ɑ、o、u拼,就是这个道理。②历史所造成的,例如d、t、n、l不和 in、ūn拼。某声调不与某个音配合也是历史造成的。
  词汇的特点  汉语的词汇,最大的特点是单音成义,就是每一个音节代表一个意义。汉语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因此可以说,每一个字代表一个意义。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有一种词是由联绵字构成的,或者是由叠字构成的,就必须用两个音节合成一个意义,拆开即失掉原来的意义。联绵字,就是两个字联结成一体的意思,如“踌躇”、“从容”,把“踌”和“躇”拆开即不成话,把“从”和 “容”拆开后也同 “从容”的意义不相干。叠字,如“鸡声喔喔”里的“喔喔”,“流水潺潺”里的“潺潺”,如果拆开了,“喔”、“潺”也不成话。但是联绵字和叠字在汉语词汇中毕竟是少数,从一般情况来看,汉语词汇仍是单音成义的。
  现代汉语有许多双音词,如“电话”、“电灯”、“风车”、“水库”等;也有一些三音词,如“自来水”、“图书馆”等;还有四音词,如“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等。这些称为“合成词”。其中每一个字都可以称为“词素”,它是一个词的构成部分,词素本身也是有意义的。例如,在“电话”一词中,“电”和“话”都有意义。当然,简单地把“电”的意义和“话”的意义加起来,并不能构成“电话”的意义,但是不能以为“电”和“话”和“电话”无关。“自来水”不能解释为“自动到来的水”,但是,当初造词的人确实想到这种水是自动到来的,而不是从井里打出来的,现在当人们说这个词的时候,还明确地意识到这个词里面包含着“自动”的“自”,“到来”的“来”,“水火”的“水”。
  汉语在接受外来词时,舍弃一个字有一个意义的特点。“科学”这个词,最初时曾音译为“赛恩斯”,拆开来看,“赛”、“恩”、“斯”这三个字(音节)都和“科学”的概念无关。后来改为意译,译成“科学”。科学是分科的学问, 这样“科”和 “学”都有意义了。又如“电话”最初翻译为“德律风”,这个词来自希腊语têle(远)和phnè(音),直译该是远音,但是现在译成“电话”就更合乎汉语的习惯。虽然我们也有一些译音的词,如“咖啡”、“沙发”、“阿斯匹灵”,但是这种外来词毕竟是少数。我们把外来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借词,如“咖啡”;另一类是译词,如“科学”、“电话”等。在其他语言中的外来词,一般总是借词占大多数,而汉语的外来词则是译词占大多数。
  汉字正是和汉语单音成义的特点相适应的。既然每一个音具有一个意义,所以就用一个方块字作为一个音节的代表。
  语法的特点  在语法方面最大的特点有两个,即:词序的固定;虚词的应用。
  ①  词序的固定。指的是句子成分在句子里占有固定的位置。一般地说,主语部分在谓语部分的前面,如在“那个班的同学们正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一句中,“那个班的同学们”是主语部分,其余是谓语部分。谓语在宾语的前面。如在上面的句子中,“等着”是谓语在前,“老师”是宾语在后。定语在它所修饰的名词的前面。如“那个班的”是定语,在名词“同学们”的前面。状语在它所修饰的动词的前面,如“正”是状语,在动词“坐”的前面,“在教室里”是状语,在动词“等着”的前面。这种词序,我们已经习惯了,其实各种语言的词序大不相同,例如俄语的主语部分就不一定放在谓语的前面,日语的宾语却放在谓语的前面,越南语的定语却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的后面,英语的状语常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动词的后面。
  汉语词序的固定所以成为主要特点和应用的必要,是由于词的本身没有一定的形态变化,词的后面又不附有表示句子成分的记号,这并不是汉语的缺点,因为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固定以后,可以使人们清楚地辨认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②  虚词的应用。在汉语语法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气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与西方语言比较,他们缺乏语气词,或者有些所谓“小品词”,在作用上有点象汉语的语气词,而不象汉语语气词那样明确地表示语气,也没有那么丰富的内容。现代汉语的语气词放在一句的末尾, 它们所表示的语气可以分为确定语气、 揣测语气、假设语气、商量语气、说服语气、当然语气、答辩语气、夸张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等。确定语气用语气词“啦”字,这是“了”和“啊”的合音,如“他要走啦”。揣测语气用语气词 “吧”字,如 “今天不会下雨吧”。假设语气也用语气词“吧”字,如“去吧,没有时间,不去吧,问题不能解决”。商量语气也用语气词“吧”字,如“咱们走吧”。说服语气用语气词“啊”字(有变音“呀”、“哇”、“哪”等),如“我实在没有法子啊!”、“他的话说得对呀!”、“他唱得真好哇!”、“这件事不好办哪!”。当然语气用语气词“呗”字,如“不懂,我们就好好学呗!”答辩语气用语气词“嘛”字,如“有意见就提嘛!”夸张语气用语气词“呢”字,如 “这种事情多着呢!”。疑问语气用语气词“呢”、“吗”或“啊”(“呀”、“哇”、“哪”),这3个词的用法又各不相同。“呢”字用于交替问,如“他来不来呢?”,又用于句中已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他什么时候才来呢?”又用于不完全句,如“我来了,他呢?”。“吗”字用于句中没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你同意吗?”。疑问语气词“啊”字(“呀”、“哇”、“哪”)用途较广,它既可以代替“呢”,如“他来不来呀?”;又在某些情况下代替“吗”,如“你说的话都是真的啊?”。反问语气也用“呢”、“吗”,如“我哪能不相信呢!”,“难道你还不相信吗!”。以上所列举的语气词还不能说是全面的,但是已经使人们看见它们所表示的语气是非常丰富的。这些语气大部分都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同一个字代表不同的语气,实际上还有语调在起作用。
  还有一种语气副词,同样地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现列举 “偏、竟、都、并、难道” 这些个副词为例:“偏”字表示事情和人的情感相抵触,如“我要他去,他偏不去!”;也可说成“偏偏”,如“昨天本想出去玩玩,偏偏又下大雨!”。“竟”字表示事情出乎意料之外,如“没想到今天竟下起雨来了”;又可说成“竟然”或“竟自”,如“那么大的工程,竟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他一声不响,竟自离开了这里”。“都”字表示正面的强调,如“饭都凉了”。“并”字表示反面的强调,如“金钱并不能使人幸福”。“难道”表示强烈的反问,如“难道你不知道他的脾气吗!”汉语在这些地方也表现了它的民族特点。
  汉语的发展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的。所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同。语音和词汇发展得快些,语法发展得慢些。
  语音的发展  古今语音的不同,常常为人们所忽略。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即使古今的字形不同,有些人往往只以为是字形的变迁。从汉代到现在,字形已基本上稳定下来。人们用今音读古书,虽然可读懂,但一般不会意识到古今音有何不同。实际上,古今音的差别是很大的。
  ①  古代汉语有韵尾ɡ、d、b,这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完全不一样。古代韵尾ɡ、d、b,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都已失落,并和以元音收尾的字变为同音字了。举例如下:


  古代汉语有3种鼻音韵尾,即nɡ、n、m。现代普通话里m尾变成n尾,和原来的n尾合流,只剩nɡ、n两种韵尾。例如:


  由于韵母的变化,很多古代同韵的字,现代已不同韵;古代有些不同韵字,现代反而同韵了。
  ②  声母的情况也和韵母一样,许多声母起了变化。首先是浊音变为清音。所谓清音,指的是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所谓浊音,指的是发音时声带颤动。古代的b、d、f、h、zn、sh、z、s都分为清浊两类,现在人们把浊音的一类写成戔、╨、懥、╪、╘╪、▄╪、╘、▄。 这类的浊音称为“全浊”。还有一类叫做“次浊”,即:m、n、l、r等,以及今天普通话一部分念w、y开头的字。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全浊”已经消失,它们都变为清音,以致某些字本来是清浊对立的,在现代普通话里已合二为一。例如:


  值得注意的是j、q、x的来源。它们有两个来源:一是ɡ、k、h(包括懥、╪),一是z、c、s(包括╘、▄)。当它们在i、ū前时,都不再保持原来的ɡ、k、h或z、c、s,而一律变成j、q、x。也就是说,ɡ、z和非平声的懥、╘都变为j;k、c和平声的懥、╘都变为q;h和s都变为x。这样,许多不同来源的字的读音都已合而为一。例如:


  ③  声调系统的演变,比声母和韵母稍为简单。古代(中古)声调共有4种,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到14世纪,北方一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入声,全浊字变阳平,次浊字变去声,清音字变上声,所以入声变入上声的字最多,后来又有一些变化。而平声则分为两类,即阴平和阳平。清音字变阴平,浊音字变阳平。中古时代和现代普通话的4声的对应关系如下:


  从以上的对应关系看,中古去声的关系最简单,它到了现代普通话里仍是去声。中古平声的关系也比较简单,它只是依照清浊两个系统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中古上声的关系比较复杂,清音字如“把、打、狗、浅、主、子”等,次浊字如“母、你、鲁、柳、有、尾、五”等,仍旧属上声, 而全浊上声字如 “动、项、技、雉、叙、罢、罪、肾、愤”等,都已转成去声。中古入声和现代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最为复杂:次浊字变为去声,如“莫、溺、力、袜、育、玉、岳”等;全浊字几乎全部转成阳平,如“别、独、合、轴、极、浊、熟、杂、俗”等;这些与14世纪时基本相同。清音字则变化较大,它不只是变为上声,而是分散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声之中。 读阴平的如“拨、泼、发、督、踢、鸽、郭、哭、喝、接、七、粥、插、失、杀、削”等;读阳平的如“福、拂、德、格、节、惜、职、札、叔”等;读上声的如“百、发(头发)、笃、塔、骨、渴、郝、血(口语音)、雪、眨、嘱、尺、色(口语音)”等;读去声的如“必、腹、的、挞、各、客、赫、稷、妾、陟、炙、赤、刹、彻、式、煞、仄、速”等。总而言之,入声字转成去声的最多,转成阳平的次之,转成上声的最少。
  词汇的发展  词汇方面,古今的变化也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旧词消失了,但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词。
  ①  人类每次有一种发明或发现,都需要有一个新词,或一些新词进入语言的词汇里。近代和现代的发明最多,新词也不断出现。近百年来,从蒸汽机、电灯、无线电、火车、轮船到原子能、同位素等等,数以千计的新词新语进入了汉语的词汇。还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方面的名词术语,也数以千计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总之,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50年来,汉语词汇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3千年的发展速度。汉语的适应性很强,任何新的概念,都能完满地表达出来。汉语的词汇,是汉族人民在文化发展上的一种宝贵财富,也引起了世界上不少学者的注目。
  ②  词义的变迁有 3种方式:一是词义的扩大,即词的含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即词的含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即换了一个含义,但这个含义必须是邻近的。例如:“眼”的本义是眼球,《晋书·阮籍传》说“籍能为青白眼”。后来,“眼”变为与“目”同义,是“眼”的意义扩大。“瓦”是缩小的例子。“瓦”的本意是土器已烧的总名(《说文解字》)。如《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里的“瓦”,是土烧的纺砖。后来专指盖在屋顶上的“瓦”,是“瓦”的意义缩小。“脚”是转移的例子。“脚”的本义是胫,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膑脚和刖足都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残酷刑罚,但是膑脚比刖足的刑罚更重。刖足是砍掉脚掌,而膑脚则是去掉膝盖。后来“脚”变为与“足”同义,是“脚”的意义转移。
  ③  词义的变迁和词义的引申必须区别开来。词义的变迁是新义代替了旧义;词义的引申则是本义与引申义同时并存。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道理,道路和道理两个意义至今同时并存,并不是有了引申义以后,本义就消失。引申义往往不止一个,例如“天”的本义是天空,引申义有:天然的(如“天性”),日(如“今天”、“明天”、“三天”),季节(如“冬天”、“冷天”、“三伏天”),天气(如“阴天”、“晴天”)等。这些引申义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以“天”字为例,引申义“天然”已经很古,而引申义“日”(1昼夜24小时的时间)却产生得较晚。
  语法的发展  语法方面,变化虽小些,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仅列两种语法结构的发展。
  ①  判断句。在今天指的是用判断词“是”字造成的句子,如“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他是地道的北京人”等等。判断句在上古汉语里则不用“是”字。不少人理解上古的“为”字就是“是”的意思,但是,上古判断句也不经常用“为”字。最普遍的判断句的结构形式是主语部分后面稍有停顿,谓语部分后面加上一个“也”字,如“孔子,鲁人也。”现代的文章在千字以上的,判断词往往用到十个以上,上古时代的文章在千字以上的,一般一个判断词也没有。后来的判断词“是”字,是从指示代词“是”字发展来的。《论语·述而》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里的“是”字当“此”字讲,“是吾忧也”等于说“此吾忧也”。指示代词“是”字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处在后代判断句里的判断词所处的位置,所以逐渐变为带有判断词的性质,它的用途也逐渐扩大到其他判断句中去,于是“孔子,鲁人也”也变成了“孔子是鲁国人”了。
  ② 处置式。那些借助于副词“把”字,把宾语提到谓语前面的结构称为处置式。它的作用是对某事物进行处理,例如“把房间打扫干净”、“把书放在桌子上”等;或者是对什么人或物产生某种影响或后果,例如“风把他给吹病了”,“我昨天骑车,把一个小猫轧了”。这种处置式,不但上古时代没有,中古时代也不常见。《孟子·梁惠王》说:“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其中匠人而小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木匠把它砍小了”。这就显示古今语法的不同。不难看出,古代那种语法结构比较笨重,如果宾语拉长时,就更显笨重,后来用“把”字把宾语提到前面去,就使结构变得灵活,这是汉语语法上的一大进步。
  总之,研究汉语各种语法结构的历史演变,我们理应遵守的一个原则是:在研究语法时,不能以为现代有的东西古代就一定有,也不要以为古代没有的东西现代就不能有。
  汉语的方言  汉语的方言是历史形成的。各地的方言无论如何复杂,追溯到最后还是同出一源。这就说明为什么各地方言的语音有些对应的规律,词汇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语法更是基本相同。
  汉语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种:①北方方言,这是区域最大的一种。虽然叫做北方方言,其实是从东北起,到西南止,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和四川、云南、贵州4省,湖南省西北角及广西北部。 ②吴方言, 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浙江全省。③湘方言,包括湖南省中部30多个县、市。④赣方言,包括江西省的大部分和湖北省东南角。 ⑤客家方言, 散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广西、湖南、四川三省、区也有说客家话的。⑥闽方言,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台湾省和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以及海南岛。该方言内部,又可以分为闽东话、闽南话和闽北话。闽东话以福州为代表,闽南话以厦门为代表,闽北话以建瓯话为代表。⑦粤方言,包括广东的中部、西部、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这7大方言,差异较大,但也互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地方。
  语音  古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但是在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里都保存着入声。粤方言所保存的3种入声(-ɡ、-d、-b)最为完整。客家话和闽南话虽也保存着上述3个入声,但是已不十分完整。 闽东话入声已经只有韵尾[妱]。赣方言和客家话比较接近,但是入声3个系统比客家话分得清楚。 吴方言的入声不能分为3种韵尾,而是一律收音于[妱]。北方方言中也有些地区保存着入声,如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卓资县一带,河北省北部的宣化一带和南部的武安、磁县一带,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地区和博爱县一带。四川省个别地方也有入声。湘方言的入声字塞音韵尾失落,已经没有短促的特点,只不过在舒声中自成一类。
  鼻音韵尾-nɡ、-n、-m 3类,也是粤方言保存得最为完整。闽南话和粤方言在这一点上相类似。客家话虽然也保存着-nɡ、-n、-m 3类,但在某些情况下,-nɡ并入-n。闽东话所有古代-n尾的字都入了-nɡ尾。 赣方言和现代普通话在这一点上相类似,它丧失了-m尾,古代-m尾的字并入-n尾,但-nɡ尾仍然是独立的。西南官话(北方方言的一支)的-nɡ尾在i、e的后面不能保持,变为in、en。吴方言-nɡ尾和-n尾在 i、e的后面可以自由交替(例如“心”既可读sinɡ,又可读sin),这一点和西南官话近似,但是-n尾在ɑ的后面不能保持,而变为元音收尾(例如上海话“干”读[k═],“残”读[ze]),这是吴方言的特点。 湘方言中大部分不仅i、e后面的-nɡ变为-n,而且ɑ后面的-nɡ也变成-n(例如“长”读zhɑn)。
  古全浊声母在吴方言中保存得最完整。湘方言大部分也保存着全浊声母。粤方言则是用低声调来反映古浊声母。
  声调受浊声母的影响分化为阴阳两类。 古代的4声演变到现代,可以变为8声,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浙江大部分地区都能按清浊系统区别8声。有些地区超过了8声,如广州话有9个声调,入声分为3类,阴入分化为两类。吴方言多数只有7声,阳上并入阳去。客家话只在平入两声分阴阳,所以总共只有6声。 长沙话文言有5个声调, 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白话有6个声调,去声也分阴阳。北方方言如果是有入声的,就有5个声调,如安阳话;如果没有入声,如北京话,只有4个声调。
  词汇  各方言之间的差别不象语音的差别那么大。总的说来,书面语言是全国基本一致的。在口语里,有些词语就带地方色彩,例如“颈”,广州话是“颈”,苏州话是“头颈”,北京话是“脖子”;又如“臂”,广州话是“手臂”,苏州话是“臂膊”,北京话是“胳膊”。
  语法  各方言在语法方面的区别是微小的。以词序而论,全国汉语方言的词序是基本一致的,曾经有人注意到,北方人说“我到上海去”,南方人说“我去上海”,但是现在北方人也有不少人说“我去上海”。现在粤方言的词序与普通话的不同主要有3点:①个别副词、形容词用做状语时,放在它修饰的动词后,如“我先走”,在广州话里是 “我行先”;“多买3斤肉”在广州话里是“买多3斤肉”。②粤方言在使用双宾语时,近宾语指物,远宾语指人,则与普通话近宾语指人,远宾语指物不同,如“给他10块钱”,在广州话里是“畀10个银钱佢”。③在比较程度时,粤方言不用“比”字,而用“过”字,“过”字放在形容词后面,如“猫比狗小”,在广州话里是“猫细过狗”。
  吴方言最突出的词序表现在疑问语气词“啊”字的位置上。“啊” 字表示的语气等于普通话的 “吗”字,但是它所在的位置正相反,“吗”字用于句尾,“啊”字用于谓语的前面。例如,“你要吃吗?”在上海话里是“侬啊要吃?”此外,也有状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情况,例如,“上海快到了”,在上海话里是“上海到快哉”;“南京夏天太热了”,上海话是“南京夏天热勿过”等等。
  推广普通话  现代汉语方言、土语复杂,不少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互相难以交谈。为了加强广大人民的团结,促进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推行汉族共同语──普通话的需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普通话的逐步推广,也为汉字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化。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普通话。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成立了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的语文课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1800多条异读词和 190多个地名的读音进行了审议; 出版了 《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广播、电视、话剧、电影等经常起着示范作用。在“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方针指导下,经多年努力普通话已开始逐步成为全国通用的交际语言,南方方言区许多学校逐步采用普通话教学,许多青少年基本上能用普通话交际。
  汉语史的研究  汉语史是一门研究汉语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同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中国史首先是汉族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主要是研究现代汉语是怎样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即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词汇、文字等是怎样形成的。这对于现代语言教育,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推动汉语规范化工作有很大意义。
  有文献记载的汉语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之久。为了使汉语发展的线索更加清楚,使每个关键的变化更加突出,需要把汉语的历史进行必要的分期。由于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所以不可能肯定地说某一年是某个时期的开始,只能有大致的时间界限。对汉语的历史进行分期的根据,由于语言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所以不能简单地按照社会的发展来分期,而要按照语言本身的发展来分期。在语言的三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中,语法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因为语法结构的变化是最慢的,语法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就可以证明语言已经变化了,而词汇几乎是经常在变动着。 汉语史的分期初步划为4个时期。
  上古期  公元3世纪以前为上古期,3~4世纪为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①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②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边;③入声有两类(一类后来变了去声),等等。
  中古期  公元 4~12世纪为中古期(12~13世纪为过渡阶段)。主要特点是:①在口语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要成分;②处置式产生;③“被”字句普通应用;④形尾“了”、“着”产生;⑤一部分入声字变成去声字,等等。
  近代  13~19世纪为近代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近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是:①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消失;②-m尾韵在北方话里消失;③入声在北方话里消失,等等。
  现代  20世纪为现代期。现代汉语的特点是:①适当吸收西洋语法;②大量增加复音词,等等。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的研究具有优良的传统,在不同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把前人的研究大体可概括为4个阶段。
  ①  第一个阶段,从汉初(公元前3世纪)到东晋末(公元5世纪),是语义研究的阶段。在此阶段中,产生了中国语义研究的4部重要典籍,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尔雅》是中国最早的字典,它是为解经而作,大约完成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杨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纪录各地方言的书,它保存了很多宝贵的方言资料。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按偏旁编排的字典,它分析字形结构,讲解字的本义,对后代汉语语义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熙的《释名》是中国语源学的第一部书,它希图通过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来寻求语源,但其中有很多是主观臆测的成分。
  ②  第二个阶段,从南北朝(420~589)到明代(1368~1644)末期,是语音研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学者受印度语音学的影响,开始对汉语语音结构进行分析,产生了一系列按声调和韵部编排的韵书和韵图。现有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残卷和唐朝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这几部书保存了古今方国之音,是我们上推古音、下联今音的桥梁。其后的《广韵》、《集韵》也是这类的韵书。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根据14世纪北方音写成,是研究现代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现代所见的最早的韵图是无名氏的《韵镜》、郑樵的《七音略》,这是通过声韵调配合的表格,反映《切韵》语音系统的。其后有托名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宋朝的《四声等子》和元朝刘鉴的《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等,这些则是基本上根据宋、元的语音系统所作,而和早期的韵图、《韵镜》、《七音略》有显著的差别。
  ③  第三个阶段,从清初至清末(1644~1911),是全面发展的阶段。此阶段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首先在《说文解字》研究中,产生了被称为《说文》四大家的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它注释精确,不迷信许慎,能有批判地接受《说文解字》,它有历史观点,常常能指出语义发展的过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按他所定古韵18部和形声声符编排,由于能以声音、训诂相通之理阐解《说文》,往往能打破字形的隔阂而看出语义上的联系。其次,在古音的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为10部,其后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等逐步修正,使古韵分部基本成为定论。钱大昕在声母研究上提出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千古不刊之论。由于古音学的发展,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他们的《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中,明确提出了“以古音求古义,不拘形体”的科学见解,打破了字形束缚,给语义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④  第四个阶段,从清末至现在,是西学东渐,中国现代语言学建立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学者注意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中国语言学的时期。在语法研究上,马建忠学习西方拉丁语的葛郎玛,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其后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朱德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等逐步有所发展, 逐步建立起了汉语语法体系。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古音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瑞典汉学家高本汉(K.B.J.卡尔格伦)利用现代语言学原理研究中国音韵学, 写成 《中国音韵学研究》(四卷,1915~1926)一书,构拟中古的音值,重建了中古的语音系统。在西方汉学家的影响下,方言研究也蓬勃兴起,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钟祥方言记》,罗常培的《夏门音系》、《临川音系》等奠定了方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规模的方言普查,为方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现代汉语词典》于1973年问世后,受到广大汉族人民的称赞。
  在中国语言学和汉语史研究方面,新中国建立后,已经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和《汉语史稿》 及其他专家的一些论著, 都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人的丰硕的研究成果是我们进行汉语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此外,历代的文学作品(包括韵文、散文)、历史著作(如《史记》)等也都是我们进行汉语史研究的宝贵资料。特别是各地的方言,是进行汉语史研究的活生生的材料。我们的研究资料如此丰富,尚需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真地审查研究的对象,辨别史料的时代和真伪,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注意一般和特殊,避免孤证。同时,注意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语言自身各方面的联系,语言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随着学科的更新,运用研究语言的现代化设备等等,使汉语史研究不断深化。
  中国系统的汉语史研究刚刚开始,要建立完整详密的汉语史体系,还有待我们作周密的研究。
  参考书目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上海,1943~1944年,1954年重印。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上海,1942~1944年,1956年修订再版。
 王力:《汉语史稿》,科学出版社,北京,1951~1958年,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