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军水文气象保障
释义 hɑijun shuiwen qixiɑng bɑozhɑng
海军水文气象保障(卷名:军事)
naval hydro-meteorological service
  为完成海军作战、训练等任务而采取的组织实施气象专业勤务、提供海洋区域水文气象情报和预报以及提出趋利避害建议等的综合措施。是海军的战斗保障之一。其目的是保障海军部队顺利遂行作战、训练等任务。海军水文气象保障根据指挥员的意图,由各级司令部组织所属水文气象台、站和调查船队实施。
  海洋水文气象是对海军活动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之一。中国古代舟师就已知道观察海上风云、海浪、潮汐的变化,指挥海战。现代海军活动更离不开水文气象保障。由于海战的需要,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海洋气象事业得到了发展,海军水文气象保障也随之逐渐形成。在中国,国民党海军于1925年建立水文气象勤务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2月建立了人民海军水文气象保障机构。
  这些海军水文气象保障机构在解放一江山岛作战中,为指挥员选定总攻时间提供了准确的水文气象预报,有效地保障了海军协同陆军、空军登陆作战的胜利。随着人民海军的成长壮大,海军水文气象保障工作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组建了配有现代化仪器装备的各级水文气象台、站和勤务部队,构成了与各级司令部相适应的海军水文气象保障体系,为保障海军作战、训练等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良好作用。
  现代海军由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组成,作战行动范围广阔,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较大。海军各兵种的任务、装备不同、需要的水文气象内容也有差异。对水面舰艇部队,需要提供活动海区的风、浪、雾、能见度、潮汐、海流等要素的资料和预报。对潜艇部队,需要提供航线和特定海区的海流、潮流、海水密度跃层、水色、透明度等要素的资料和预报。对海军航空兵,需要提供飞行海区的风、云、雾、能见度、浪、潮汐、海流等要素的实况和预报。对岸防兵,主要是向海岸炮兵、岸舰导弹部队提供发射区和目标区的天气预报和气压、气温偏差量、风向、风速、湿度等供弹道修正所需的气象资料。对陆战队,提供上船、航渡、换乘和登陆区域的潮汐、 风、 浪、海流、能见度、降水等要素的资料和预报。在对各部队提供上述资料和预报的同时,需提出趋利避害的建议。为完成海军各兵种的水文气象保障任务,需组织海军气象台、站和海洋调查船队、舰艇航海部门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常规和特殊的水文气象要素观测、探测;组织施放无人气象站、水文气象浮标,监视天气和水文变化;利用各种通信手段,组织海上和陆地通信网,接收和传递军内外、国内外水文气象情报;绘制各种天气图表、海况图,制作长、中、短期天气和水文预报;编制港口、航道、作战训练海区潮汐、潮流、海流、波浪、水色、透明度、海水密度跃层、海洋气候等图表资料。为了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海军作战,需要提供时效长、范围广、项目多的水文气象保障。因此,不少国家都在加强海军水文气象保障的机构建设和科学研究,并向客观、 定量、 快速、完备的海军水文气象保障自动化体系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