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狸猫换太子
释义 limɑo huɑn tɑizi
《狸猫换太子》(卷名:戏曲 曲艺)
  京剧作品。民国初年,上海京剧班社编写。描述宋真宗赵恒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掉换李宸妃所生婴儿,命宫人寇珠弃婴于九曲桥下。寇珠得内监陈琳帮助,送婴儿至八贤王宫内扶养,取名赵祯。李妃被打入冷宫,刘妃被册立为皇后。刘后怀疑婴儿未死,命陈琳拷问寇珠,寇珠不屈而死。刘后火焚冷宫,李妃被救逃出皇宫,流落赵州桥。赵恒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庞妃阻行,包拯打碎庞妃銮驾,并铡死庞煜。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回京夜审郭槐。刘后因案发自尽,郭槐伏诛;包拯迎李妃还朝,为寇珠立祠祭祀。
  故事源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明传奇《金丸记》(亦名《妆盒记》)。清代花部乱弹有《陈琳抱盒》、《拷寇承御》等剧目。以后,川剧、秦腔有《抱妆盒》,湘剧有《宫门盘盒》,汉剧有《拷寇珠》等戏。京剧《狸猫换太子》采用《七侠五义》小说第 1~43回有关情节,吸收传统剧目的重要关目,改编为 4本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全剧围绕李宸妃母子命运,展开冲突,《抱妆盒》、《拷寇珠》、《打銮驾》、《夜审郭槐》等场戏刻画了寇珠、陈琳、包拯等人物性格。此剧的编演受到封建思想和商业化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糟粕。
  《狸猫换太子》第4本公演以后,上海有3个京剧班社仍用此剧名继续编演连台本戏,剧情都远离“狸猫换太子”的内容。小达子(李桂春)、张文艳、贾璧云等在大舞台接演《七侠五义》小说中“五鼠闹东京”的故事;麒麟童(周信芳)、小杨月楼、冯子和等在丹桂第一台接演《万花楼》小说中狄青平南故事;常春恒、刘筱衡等在天蟾舞台接演《金鞭记》小说中呼家将故事,有的长达30余本。此剧影响很大,地方戏曲曾因此竞演连台本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