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汤因比,A.J. |
释义 | Tangyinbi 汤因比,A.J.(卷名:外国历史) 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 英国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文化形态史观”的倡导者之一。1889年 4月14日出生在伦敦。早年曾在牛津大学的巴里奥学院学习古代史。1911年,到雅典的不列颠学院进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汤因比在英国外交部政治情报司任职。1919年,作为英国政府代表团中的近东问题顾问,出席巴黎和会(1919)。同年,汤因比受聘为伦敦大学教授,主讲东罗马帝国史和近代希腊史。1920年左右,他着手撰写一部多卷本的《历史研究》。在希土战争中,以《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的身分进行采访。 1925年,汤因比受聘为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研究教授,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研究部主任。他担任这两个职务达30年之久。这期间,汤因比还负责主编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年刊《国际事务概览》 (1920~1946) 。1943~1946年,汤因比任英国外交部研究司司长。被英国政府倚为“智囊”,曾以顾问身份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又作为英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1946年的巴黎和会。1947年赴美第 5次讲学。1955年退休。1975年10月22日在英格兰约克逝世。 汤因比倡导“文化形态史观”(亦称“文化形态学”)。他认为人类历史表现为若干各不相同的“文明”。这些“文明”都要经过5个阶段,即“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文明”的灭亡是可以用某种明智的、及时的措施来防止的。 汤因比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0多种自成体系的伟大的文明,但其中大部分均已绝灭,目前世界上还存在着 5种文明:①西方基督教文明;②东南欧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③北非、西南亚和中亚一带的伊斯兰教文明;④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文明;⑤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东亚文明。所有这些文明不仅“在哲学的意义上说来是同时代的”,而且“在价值上是相等的”,各有各的巨大成就,也各有各的缺点和谬误。他要以历史事实为例,对各种“文明”兴衰的原因提出各种可能的解释,作为当前的借鉴。汤因比的史学理论,在西方世界有一定影响。 汤因比生平最重要的著作,是12卷的《历史研究》。此书分批出版,历时27载(1934~1961)。此外,还有《在考验中的文明》(1948)、《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1954)、《我的经历》(1969),以及《人类与大地母亲》(1976年作为遗著出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