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汤斌
释义 Tang Bin
汤斌(1627~1687)(卷名:中国历史)
  清初理学名臣。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号潜菴。河南睢州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任国史院检讨、潼关道副使、江西岭北道参政。十六年乞假归养。康熙五年(1666),从学于明清之际的著名理学家孙奇逢,成为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朱学是统治阶级提倡的官方哲学,汤斌是把朱学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倡导者,因而在统治阶级中得到重视。十七年,清圣祖玄烨为了更有效地笼络汉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决定举办博学鸿词科。次年,汤斌在左都御史魏象枢、左副都御史金的推荐下,应试取中,授翰林院侍讲,参修明史;寻转侍读,主持过浙江乡试。二十一年充明史总裁。二十三年升任内阁学十兼礼部侍郎。这年,江苏巡抚出缺,康熙帝因汤斌有操守,派他就任。汤斌上任后,实行了一些使封建秩序得到一定稳定的措施,如整顿吏治,打击豪强,蠲免苛赋,建立义仓社学,宣传儒家经典,毁弃五通神淫祠等,从而受到康熙帝的宠任而被尊为“理学名臣”。二十五年升任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并再充明史总裁。次年改任工部尚书。十月病死。他在朝以敢于争议出名。雍正中,入贤良祠。乾隆元年(1736),谥文正。所著有《汤子遗书》(一作《汤文正公全集》)传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