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甜菜象甲
释义 tiancai xiangjia
甜菜象甲(卷名:农业)
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
  昆虫纲鞘翅目 (Coleoptera)象甲科 (Curculioni-dae)。又名普通甜菜象甲、甜菜象鼻虫。甜菜苗期主要害虫。成虫体长12~16毫米,黑色,密披灰白色鳞片。喙前端稍膨大,鞘翅中部有黑色带状斑,卵长约1.2毫米、宽约1毫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浅黄色。老熟幼虫体长约12.5毫米,乳白色,头黄褐色,无足,向腹部弯曲。蛹长约10~15毫米,浅黄至黄红色。分布于华北、西北及东北西部地区。除甜菜外,还为害玉米、烟草、向日葵,也喜食苋菜等。在甜菜出苗前,小藜、猪毛菜、白藜、白滨、地肤、野苋菜、盐蒿等盐土的指示植物是其原生寄主。成虫取食子叶和小的真叶造成缺刻,严重发生时,可将其全部吃光,且咬断幼茎,造成严重缺苗断垄或大面积毁种。幼虫取食甜菜根部,咬成凹穴,致叶部衰萎,影响块根正常生长,重则死亡。在中国北方每年发生1代,主要以成虫及部分幼虫与蛹在当年甜菜地土内越冬。早春日平均气温达 6~12℃、地表温度15~17℃时越冬成虫出土,时期参差不齐,可由4月上旬延至7月下旬。早期出土的成虫多潜伏在避风向阳的枯草根际及渠背、地埂等土块处;随气温升高而活动加强,并向甜菜地爬行转移;气温达25℃左右时最活跃;地温达28~30℃时能展翅飞翔,无风晴朗天气飞行更高更远。5月份当甜菜苗处于子叶期至两片真叶期时最易受害。成虫耐饥力较强。 5月中旬成虫开始大量产卵于干湿土交界处。6~7月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随甜菜根向下生长及土壤温度的变化而向深土层潜入,老熟后作土室化蛹。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成虫羽化后一般不出土,在蛹室内越冬。土壤湿度对各虫态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幼虫在10~15%的土壤湿度中发育最好。当土壤湿度较大时,幼虫、蛹和初羽化的成虫皆易感染绿僵菌而死亡。一般春季成虫出土受4月份气候影响较大,温度高、湿度低时有利成虫出土;如8、9月份雨水多、田间长期积水,则翌年发生较轻。一般土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的砂壤土较长期阴湿的粘重土更有利于甜菜象甲发育。整地不平、耕耙不均匀、甜菜出土不齐的地块,常严重受害。
 


  防治方法主要是:实行大面积轮作,避免连作;秋季深翻、平地碎土,压低越冬基数;采用甲拌磷进行药剂拌种,能兼治其他苗期虫害;挖防虫沟,阻止早春甜菜象甲成虫迁入为害。(见彩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