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河水利史
释义 Haihe shuilishi
海河水利史(卷名:水利)
history of Haihe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海河水系有漳卫、 子牙、 大清、永定、潮白等河。历史上各河河道变迁很多。黄河北流时曾与漳卫、子牙等水系相混。后原海河水系各河又汇入海河,于大沽口入渤海。海河水利可分为五个时期。
  先秦至南北朝(589以前)  河道治理  海河水系的整治,最早见于《禹贡》所记治水传说。相传公元前2000多年前,禹对当时与黄河下游交叉通连的属于今漳卫、子牙以及大清等水系,进行过治导。北魏熙平二年(517)左右,海河流域连年大雨,洪涝泛滥,遍及今漳卫、子牙、大清、永定、潮白及蓟运等水系。当时洪涝重灾区是冀州(约今河北省衡水地区,沧州地区南部)、定州(约今石家庄地区、邢台地区北部,保定地区南部)、瀛州(约今天津市南部,河北省沧州、保定两地区北部)、幽州(约今北京市、天津市北部,河北省廊坊地区及唐山地区西部)。针对洪涝灾情,崔楷提出一整套抗洪、排涝、除碱、营田等治理规划,着重指出要多置水口,分流入海。这是海河治理史上在明清以前仅见的全面整治规划方案。这种多途入海,分道行洪排涝的规划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检验,一直成为海河治理的基本措施之一(例如:明清时期南、北运河广开减河,分洪入海;1963年后,陆续新建或扩建漳卫、子牙、滏阳、永定、潮白等新河)。崔楷的治理方案,当时虽经批准实施,但兴工未久,旋即停罢,无从考究其具体效果。
  灌溉  战国魏文侯时,海河流域出现引用多沙河流淤灌田地的典型(见引漳十二渠),两汉及东魏有维修、改建记载。西汉时有太白渠及乌子堰等工程,位于今子牙水系石津灌区。东汉时,漳卫水系的上党(在今山西长治地区)、汲县等地有过几次修治引灌;潮白水系在今顺义一带开种稻田8000余顷。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在今北京市境内出现永定河灌溉史上的大灌区(见戾陵堰),西晋、北魏、北齐及唐代有重修的记载。北魏、北齐还曾整修过位于今房涞涿灌区的古督亢陂。
  航运  东汉时,子牙水系开凿蒲吾渠,筹划滹沱河通漕至山西;永定水系有利用湿水(今永定河)通漕的记载。建安九年至十八年(204~213),曹操在海河流域开凿一系列联络天然水道的人工运渠,从拦截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开始,陆续修建了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运渠,从而首次实现黄河、海河、滦河三大流域水系的航运沟通,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隋至北宋(589~1127)   航运  隋代开永济渠,水运从黄河航行直至今北京城南。唐代持续通航。五代时有幽州(今北京市)府东南河路通漕的记载。唐代为避免海运风险,曾重修平虏渠、泉州渠等局部河段,连通鲍丘河下游(相当今蓟运河)运粮到渔阳(今蓟县)。
  农田水利  唐代灌溉工程,漳卫水系有金凤渠、菊花渠、利物渠等,子牙水系有太白渠、大唐渠、礼教渠、广润陂等,潮白水系有孤山陂、渠河塘等。北宋熙宁二年至九年(1069~1076),王安石变法,大兴农田水利,特别是利用多沙河流引洪淤灌、放淤,形成空前高潮。在海河流域曾引用漳河、洺河、滹沱河、葫芦河以及沈苑河(今府河)等进行淤灌、放淤。这些水系有的还结合进行疏导排水工程。
  塘泊蓄水  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工程措施。北宋早期,宋、辽对峙,分界线西起今河北省徐水,中经雄、霸等县,东抵天津海口。分界线南侧,宋方采取蓄水御敌,兴建了东西长600里(直线距约400余里)、南北宽50~100里的大型塘泊工程。据《宋史·河渠志》等文献记载,当时塘泊共九区,其中东起沧州泥沽海口(今天津小直沽口),西至保州(今河北省保定)有七区,各塘深约5~10尺余。另自安肃军(今徐水)、广信军(今徐水遂城镇)之西至保州西北沈苑泊;自保州西合鸡距等泉,开成稻田、方田,水深3~5尺,称为西塘泊。现在的白洋淀、东淀以及天津以南各洼地,大都是北宋塘泊的遗迹。
  金、元时期(1127~1368)  航运  金贞元元年(1153),在今北京建都,定名中都。据《金史·河渠志》记载,当时中都所需粮食等物资供应,主要依靠位于今漳卫及子牙等水系的 3府、12州及其所属34县的水运,统称漕河。金代中都至通州的运输,原先在通州城北的潞水(今潮白河)西侧,有条水道(相当今坝河,金代人曾称之为运河或漕渠)可通中都城北,但水源缺乏,不能维持航运。为了增辟水源,接济该河漕运,大定十二年(1172),曾试开引卢沟水(今永定河)的金口河,因水沙不能控制,未成功。泰和五年(1205),中都至通州间改凿漕渠。这是条新线(今通惠河前身),约长50里。水源来自高梁河及白莲潭(相当后代的积水潭)诸水,流量很小,因此由西向东采用分段拦河设闸的办法调节水量,最末一闸位于通州城西。这是海河流域航运史上建闸渠化的首次尝试,后元、明、清各代通惠河利用船闸通航,便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元代水运方面,因金代闸河淤废,通州至都城常需陆运,郭守敬为了大都的城市供水和恢复京通水运,开发了较充裕的水源白浮等泉水,利用金闸河遗迹重开通惠河,建闸渠化,于至元三十年(1293)终于实现京杭运河全线连接通航。经历元、明、清三代,漕运通行600多年。
  防洪  金代为了都城安全,注重卢沟河防洪,筑堤、堵口工程屡有兴建。卢沟以及滹沱、漳河等水系的防汛、抢险,金《河防令》有具体规定。元灭金后,扩建金中都为大都,继续加强对卢沟河的防洪。在海河各水系,先后修建过一些防洪设施。郭守敬即曾在漳河、滹沱等水系兴办过包括防洪在内的许多工程。
  灌溉  金代白莲潭、高梁河都曾有过放水引灌的记载,大清水系的安肃(今徐水)、定兴也曾引河水溉田。元代在海河各水系修建过一些灌排设施。
  明、清时期(1368~1911)  明、清以北京为首都,海河水利从金、元发展到明、清,逐渐形成固定不变,必须奉行的两大方针任务:一是要保证漕运畅通,京师粮食充裕;二是要确保首都防洪安全。这给海河流域全局性的除害兴利规划治理,增加了复杂性、艰巨性。
  北京防洪  明、清对永定河的修防,较之前代更为重视。具体措施有修土堤及石堤,建减水坝,改下口(堤防末段接淀泊的河口),以及岁修、防汛抢险等。例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起大举修堤,东达东淀、三角淀等淀泊区,后来发展到长达200里。又如从康熙三十七年至乾隆三十七年(1698~1772)间,下口改河就达六次,间隔最长的27年,短的仅3年。又如从乾隆三年至光绪二十年(1738~1894)间,上起北京卢沟桥下达永清县冰窖村,河道两岸就修建减水坝18座,其运用时间有长有短。至于筑堤、修埽、堵口等工程,更是史不绝书。
  航运  京杭运河在海河流域境内的南、北运河段,从明弘治元年(?)至清光绪六年(1488?~1880),南起四女寺,北至王家务,先后兴建减水闸坝7座,排泄洪涝。至于疏浚、修筑等工程,进行更为频繁。
  农田水利  明董应举、徐光启、清陈仪、林则徐等,特别是明徐贞明,都积极提倡兴修水利。包括陈仪参加的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水利营田,虽有一定成效,终难持久,除社会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障碍是水源得不到保证。
  民国时期(1912~1949)  海河水利工作基本停滞,灾害频繁,有关部门只进行地形测绘和某些规划设计,以及实施一些临时应急的工程措施。
  参考书目
 魏收:《魏书·崔楷传》,中华书局,北京,1974。
 傅泽洪撰录:《行水金鉴》,商务印书馆, 黎世序等纂修:《续行水金鉴》,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
 吴邦庆辑:《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农业出版社,北京,196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7: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