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沃尔夫,F.
释义 Wo’erfu
沃尔夫,F.(卷名:戏剧)
Friedrich Wolf (1888~1953)
  德国剧作家。
  生平  1888年12月23日出生在莱茵河畔诺伊维特的一个商人家庭。曾在杜宾根、波恩、柏林学医,1913年获博士学位。他对绘画有浓厚兴趣。青年时代曾游历荷兰、英国等地,1914年任远洋海轮医生,目睹许多劳工的苦难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前线当军医。1918年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沃尔夫被选为萨克森地区中央工人士兵委员会成员。1919年因参加抗议谋杀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示威游行被捕。1920年在鲁尔区当医生,参加领导工人反对“卡普叛乱”的斗争。1921年参加共产主义移民村的实验。1923~1928年当乡村医生。1928年参加德国共产党。1931~1932年参加德国工人运动的戏剧活动,曾游历苏联。1933年希特勒当政后,沃尔夫被迫流亡国外。1938年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中途被阻。1939年流亡国外期间被法国当局投入集中营。1941年赴苏联,在苏德战争前线做德国战俘宣传工作。1945年返回柏林。1950年获国家奖金。1950~1951年出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首任大使。1953年10月 5日因患心脏病在柏林逝世。
  剧作  沃尔夫的一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他长期以医生为职业,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和呼声,这对他的戏剧创作起了良好作用;二是他踏上革命道路以后,就把戏剧创作当作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最初他在德国表现派文学影响下开始戏剧写作。剧作《穆罕默德》(1917)把主人公作为解放奴隶的英雄来歌颂,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这就是你》(1919)、《塔玛尔》(1921)、《黑色的太阳》(1921)反映出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情绪。《穷苦的康拉特》(1923)是他创作道路的重要转折点,从此摆脱表现主义,逐步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艺术技巧也渐趋成熟。这部剧本取材于民间传说,描写16世纪德国农民革命先驱者的英雄事迹。《黑暗中的男人》(1924)描写三个姑娘在一个岛上的生活,表现了厌恶现代文明的遁世思想。《氰化钾》(1929)是他加入无产阶级革命行列后的第一部剧作,通过表现反坠胎法的斗争,把批判的锋芒指向造成罪恶的统治阶级,剧本1929年在法兰克福首演后,1930年和1932年分别在哥本哈根和东京演出,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沃尔夫因此被当局逮捕,后经群众示威抗议而获释。
  1930年沃尔夫创作的名剧《卡塔罗的水兵》,是以1918年卡塔罗港口水兵起义失败的事迹作题材写成的。它表现出沃尔夫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念。之后,沃尔夫创作了反映30年代中国工人斗争生活的剧本《泰扬觉醒了》,表达了剧作家对中国革命的关注,指出机会主义是工人阶级团结对敌的障碍。
  自1933年起,沃尔夫流亡国外,开始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写了几部奠定他在德国戏剧史上地位的剧作:《马门教授》(1935)、《弗洛里茨多夫》(1935)、《特洛伊木马》(1937)、《博马舍》(1941)和《爱国者》(1943)。他以工人阶级战士的姿态,以洋溢的激情和艺术才华,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各国人民现实斗争生活。《马门教授》是沃尔夫的代表作,戏剧冲突围绕犹太籍外科医生马门洛克教授展开,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是马门洛克与助理医生、纳粹分子希尔巴赫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条是马门洛克与他的儿子、共产党员罗尔夫之间的矛盾冲突。马门洛克企图在两种政治势力斗争中去寻求第3条道路,但是纳粹党徒的排犹政策,粉碎了他逃避现实斗争的幻想,使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遭到破灭,最后,他自己成了希特勒恐怖政策的牺牲者。马门洛克在临死前认识到自己的生活道路是错误的,承认儿子罗尔夫走的是一条正确道路。剧本揭露了法西斯主义的罪恶,对为德意志民族生存而斗争的共产党人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动摇软弱和小市民的庸人习性做了有力批判。《弗洛里茨多夫》反映了1934年 2月间奥地利维也纳工人阶级的一次起义,作者把这部剧作称为《卡塔罗的水兵》的续篇,它的主题思想着重表现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斗争策略问题。《博马舍》是沃尔夫于1941年在法国集中营里写成的一部历史剧,它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喜剧作家P.de博马舍的生平事迹为题材,创造了一个真实而性格复杂的艺术家形象。另一部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剧作《爱国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法国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斥责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战后,沃尔夫回到东柏林。这个时期,他的剧本有《种豆得豆》(1945)、《最后的考验》(1946)和《好似森林中的野兽》(1948),主题思想转向引导青年人对法西斯罪行的思考,更多地着力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喜剧《女村长安娜》(1950)表现了劳动人民在建设新生活时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习和污浊。他逝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剧作《托马斯·闵采尔》,以娴熟的技巧成功地塑造了德国著名历史人物闵采尔的艺术形象。


  沃尔夫一生共创作了20余部剧作,他是德国社会主义戏剧奠基人之一。他继承席勒戏剧传统,善于有条不紊地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层次分明地叙述事件,眉目清晰地塑造人物性格。他的剧作题材广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富于艺术魅力。沃尔夫还写诗歌、论文、电影、广播剧和小说。
  1941年《马门教授》和《特洛伊木马》曾在中国延安上演。1959年中国出版了《沃尔夫戏剧集》两卷。
  参考书目
 Pollatschek,von Henschelverlag, Das Bühnenwerk Friedrich Wolf, Berlin,1958.
 Henschel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in der Zeitenwende,  Berlin, 197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