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廷相 |
释义 | Wang Tingxiang 王廷相(1474~1544)(卷名:哲学) 中国明代哲学家。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任兵科给事中。正德三年(1508),因反对宦官刘瑾,谪亳州判官。五年,授监察御史,八年,督学北畿。九年,由于宦官诬陷,系狱,谪赣榆县丞。后升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山东提学副使,有政绩。嘉靖年间历任湖广按察使、兵部左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后因郭勋事牵连,罢归田里。嘉靖二十三年,病卒于家。 王廷相的主要著作汇编为《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其中《慎言》、《雅述》、《答薛君采论性书》、《石龙书院学辩》、《答何柏斋造化论》等,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了《王廷相哲学选集》。 在政治上,王廷相主张改革,针对当时的土地兼并问题,提出了“抑豪”(指占田有限)、“稽籍”(指疆界有书)、“正租”(指租税有常)之法,关心社会生产,主张“求贤才”,反对“以文取士”的科举制。 元气论 在哲学上,王廷相是气一元论者。他反对以理为本的理学思想,认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无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故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由元气化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交相感应,一化而为日、星、雷、电,又化而为月、云、雨、露,则有水火之种。有水火,则蒸结而生土。“有土,则产生万物”。元气“有聚散,无灭息”。作为宇宙之本体,它是无形无象、无生无灭的物质实体。气聚而为万物,称之“有”;气散而为太虚,称之“无”。太虚是气的一种形态,并不是虚空。“气虽无形可见,却是实有之物,口可以吸而入,手可以摇而得,非虚寂空莫无所索取者。世儒类以气体为无,厥睹误矣”。他针对朱熹的“太极即理”的观点,认为太极“即天地未判之前,太始混沌清虚之气是也”。在理气关系问题上,他明确地提出“气为理之本”的命题,批判程朱的“理为气本”的观点。他说:“夫万物之生,气为理之本,理乃气之载,所谓有元气则有动静,有天地则有化育,有父子则有慈孝,有耳目则有聪明是也。”如果说“气根于理而生,不知理是何物,有何种子,便能生气?不然,不几于谈虚驾空之论乎?”他从气一元论和气为理本的思想出发,批判以五行论造化的五行说和邵雍的象数学,指出五行也是从元气变化出来的,象来源于气,而数是象之积。 动静观 王廷相认为,宇宙并不是“寂然不动”的,而是元气的“生生不息”的过程。整个宇宙万物如同一条大河,“往而不返,流而不息”。日月星辰、雷霆风雨、山川海渎、草木昆虫都在变化。一气生生,有常,有变。气聚而成物,“自无为有”,气散而为太虚,“自有入无”。“此气常在,未尝澌灭”。而气化有“常规”、“常故”等必然性。夏无巨风,冬无响雷,这是“常”,但是偶尔夏有巨风,冬有响雷,这是“变”。在动静问题上,王廷相提出动静互涵论,认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天动而不息,但恒星银河终古不移;地静而有常,但流泉则动而不已。他反对程朱把“理”视作气化根源的外因论,在张载“动非自外”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天乘气机,自能运,自能立”,“天之转动,气机为之”。把天体运转的根源归结为“气机”。他还提出“阴阳相待”的观点,认为元气本身以及由元气所派生的天地万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不相离的对立面。他说:“阴阳即元气,其体之始,本自相浑,不可离析,故所生化之物,有阴有阳,亦不能相离。”阴阳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但“气有偏盛,遂为物主矣”,事物的性质是由阴阳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一方所决定的。这是王廷相对辩证法思想的重要贡献。 天人交胜论 王廷相也讲“天人之分”,认为“天所能为者人不能为,人所能为者天亦不能为之”。进而论证了天人交胜的思想。他说:“尧有水,汤有旱,天地之道适然尔,尧、汤奈何哉?天定胜人者,此也。尧尽治水之政,虽九年之波而民罔鱼鳖;汤修救荒之政,虽七年之亢而野无饿殍。人定亦能胜天者此也,水旱何为哉?故国家之有灾沴,要之君臣德政足以胜之。”他批评了秦汉以来的天人感应论,指出自然灾害并非政治得失所致。否定了“气外有神”及鬼神主宰祸福的宗教神学思想,坚持气、形、神三者是统一的。他还批判了“炼丹成仙”和“风水”一类迷信思想。 知行兼举说 在认识论上,王廷相主张“知行兼举”。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思于见闻之会”,“心固虚灵,而应者必藉视听聪明,会于人事,而后灵能长焉”。如小孩刚出生,就把他“闭之幽室”,不与外界接触,长大之后,连日常的东西都不能辨认,更何况“天地之高远,鬼神之幽冥,天下古今事变,杳无端倪,可得而知乎?”他反对所谓“德性之知”。他还指出:“近世学者之弊有二:一则徒为泛然讲说,一则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他十分强调“力行”的重要性。主张“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暗惑”。学操舟之术,如果闭户而学之,怎样掌舵,怎样摇桨,怎样用橹,怎样张帆,怎样引笮,都讲到了。但是来到江河中,一旦遇到风水之险,没有不失败的。这就是“徒讲而无实历”的结果。 性气一贯思想 王廷相坚持“性气一贯”的人性学说,反对程朱把人性分为“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人物之性无非气质所为者”,“性与气相资”,“不得相离”。所谓超然于形气之外的本然之性,实即佛氏所谓四大之外,别有真性的“谬幽之论”。 历史进化观 王廷相有一些历史进化的观点,他针对程朱把“理”、“势”分成“两片”的观点,提出“理随势变”的观点,指出“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批评“高谈往迹”的复古主义是“书生之迂阔”。 王廷相也有某些唯心论的残余。承认圣人具有“性善、近道”的天性。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从张载到王夫之的重要发展环节。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