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欧洲中世纪自然观
释义 Ouzhou zhongshiji ziranguan
欧洲中世纪自然观(卷名:哲学)
medieval European views of nature
  欧洲封建社会中关于自然的各种看法的统称。它是正统神学体系与非正统神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最初的神学体系是J.S.爱留根纳于公元 9世纪在新柏拉图主义(见新柏拉图学派)和A.奥古斯丁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上帝是唯一的存在,万物从上帝流溢出来,又复归于上帝,自然界只不过是上帝创造的理念的实在化。但他又认为上帝就是万物,万物也是上帝。这种把上帝和自然界视为同一存在的泛神论观点,构成了反对正统经院哲学的异端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阉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精华,吸取其中的糟粕,建立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的自然哲学部分,他利用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和质料的学说,认为形式是能动的、起作用的现实,质料是被动的、未规定的潜能,一切有形体的事物都是由这两者结合而成的。他由此构造了一个等级式的世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低级的是非生命物体,高一级的是植物,更高级的是动物,最高级的是人,人居于世界和天界之间。上帝作为不包含任何质料的纯形式,是世界的创造者。他还把亚里士多德与C.托勒密的地心说(见地心说和日心说)神学化,构成了一个以上帝为最高主宰的天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居住在被上帝选为宇宙中心的地球上,太阳、月亮和当时所知的5个行星依次在地球以外的7个球层上围绕地球旋转,不动的恒星构成的第 8球层之上居住着第一推动者上帝。托马斯·阿奎那的这种自然观是封建等级制和教阶制的集中反映。
  以布拉邦的西格尔为代表的拉丁阿威罗伊主义和以R.培根为旗手的实验自然科学思潮冲击了托马斯派的正统神学,促进了唯名论(见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复兴和发展。西格尔坚持物质世界的永恒性,批判了上帝创世、灵魂不灭等谬论。培根认为,自然界是由千差万别、性质不同的物体构成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具体物体,探讨超自然的本质是荒谬的。J.邓斯·司各特强调普遍而统一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奥康的威廉发展了唯名论,主张物质是永恒的、现实的和不同质的,它为了自身的存在,不需要什么想象的形式。他还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和同类的,并不存在天地的非同类性。这些唯名论者虽然没有摆脱神学体系,但其自然观却表现出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并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