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源阁
释义 Haiyuange
海源阁(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中国清代杨以增、杨绍和父子的藏书楼,楼址在其故里山东聊城。杨以增(1787~1855)字益之,又字至堂。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生平嗜学,笃好藏书。任江南河道总督时,正值著名藏书家汪士钟艺芸书舍藏书散出。因汪氏藏书主要得自清代乾、嘉苏州“藏书四友”(黄丕烈、周锡瓒、袁廷梼、顾之逵4位最知名藏书家) 相继流散的藏书,于是,黄丕烈等所藏宋、元精本,大半转归杨氏所有,长编巨制则多归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从而形成清代后期藏书家中的“南瞿北杨”的格局。杨以增之子杨绍和(1830~1875)字彦合,一字勰卿。同治四年(1865)进士,任翰林院侍读,继承父志收集图书。逢慈禧发动政变,八大臣中端华被杀,怡府藏书散出,杨绍和收购甚多。由于端华为怡亲王胤祥裔孙,怡府藏书自胤祥及其子弘晓递藏百数十年,多世间未见之本(因清初钱谦益绛云楼藏书经毛晋和钱曾,徐乾学和季振宜先后收藏后,多归入怡府)。海源阁藏书实际上是杨以增、杨绍和父子两代相继努力的结果。杨氏藏书中以“四经四史”最知名。“四经”为宋刻《毛诗》(今残存卷18~20,共3卷)、《周礼》 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仪礼》宋严州刻本、《礼记》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四史”为《史记》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汉书》宋蔡琪家塾刻本、《后汉书》宋王叔边刻本、《三国志》宋刻本。杨绍和将所藏宋、元各本详记其行款、版式、前人跋识、藏印等写为题记,编成《楹书偶录》5卷、《续编》4卷传于世,有光绪二十年(1894)海源阁刻本,1912年董康又取此版补刊重印。绍和之子杨宝彝编有《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有1931年山东省图书馆铅印本。海源阁藏书后散佚,一部分珍本如“四经四史”等,现藏北京图书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9: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