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群体心理卫生 |
释义 | qunti xinli weisheng 群体心理卫生(卷名:心理学) group mental health 家庭、学校、工作场所以及老年、成年、青年、儿童……的人群的心身健康、人格健全。它还涉及个人对群体心理卫生的作用以及群体对个人心理卫生的影响。在许多国家中,群体心理卫生侧重于成年和老年期的心理卫生问题。 研究简史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对老年人群体提出了有关心理保健方面的看法。柏拉图曾以极端现实与关怀的态度揭示古希腊老年人所忍受的痛苦。当时文学界的乐观主义者也在抱怨老年期的身心衰弱。古希腊社会正是藉于柏拉图对立法者的建议,开始为老年人群体的福利设想。中国古代哲人也有关于群体心理卫生的阐述。孔子强调应重视众人的情绪、态度与反应,主张“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管子·心术篇》则提出“安民心”以求“国安”的思想,强调应从求取民众的心身健康着眼,通过“治心”、“治言”、“治事”等途径,使百姓“心安”,以保障国家群体的安定。其后,在一些军事著作中也有强调保证军事集团“士气”的见解。 群体心理卫生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始于近代。P.宾尼于 1872年倡导研究心理卫生,C. W.比尔斯则于1908年为推行心理卫生运动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其最初的主旨皆在于强调关心整个人类群体及改善医院中精神病人的群体状况。W.麦独孤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已经注意到群体心理状况对其每个成员心身健康的影响。他还在《变态心理学纲要》(1926)一书中,从社会心理学观点出发论述群体行为与心理变态的关系。S.弗洛伊德参照麦独孤等人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在《图腾与禁忌》(1922)和《论群体中的自我分析》(1949)中,将其精神分析学说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融汇起来,论述了群体心理与个人心理卫生的关系。近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研究群体与疾病等问题,并形成了关于流行病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1946年在他的《青年心理卫生》一书中,论及有关群体心理卫生问题,认为某些心理变态是异常的群体状况所制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家庭结构的演变、教育制度的革新、人口构成的改变、城市居住拥挤和噪音增加以及信息的多元化和超载等等,都在推动着有关群体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群体心理卫生工作主要着眼于对个体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经常发生直接影响的群体,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居住地区等结构比较严谨、相对稳定的有形群体,探讨个体与这些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探讨那些结构不很严谨、变动性较大或形式不甚确定的,如“社团与友伴”(朋党)、“姻亲与邻友”等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影响。 家庭心理卫生 家庭是每个社会成员生长、安居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多数家庭通常是老小同居、男女参半的由血缘关系维系的结合体,它在不断变化中保持着稳定性和延续性,直接影响着每个成员的心理状况,由于家庭对每个成员的要求与影响互不相同,因此,每个家庭成员都各有其特定的心理卫生任务。家庭是一个处于流动之中而又相对稳定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变化,家庭的结构、形式以及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改变,呈现出由父-子型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逐步向夫-妻型的核心家庭演变的趋势。由此也向家庭心理卫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见成年期心理卫生) 学校心理卫生 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其生活的特定阶段都要加入学校这类社会群体,接受教育训练,完成就业准备,并继续其人格的塑造。一般说来,学校心理卫生的基本要求有: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优良的班风、校风。各种学校在一定意义上都可被视为家庭教育的继续或延伸。在学校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常常超过对自己的父母,少年儿童尤其是这样。有的学者认为,学生可能会把对待父母的“恋亲情结”转移到师长身上,或者在师长中寻觅自己“英雄崇拜”的对象。从健康的学校心理卫生角度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师长对学生一视同仁,保持相等的心理距离。因此,对学生奖惩分明、褒贬得体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优良的班风、校风。②在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其创造精神。事实表明,苦心培养“标准儿童”的家长常常事与愿违,甚至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学校同样不可主观任意地“塑造”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应该启发学生多动脑筋思考,使他们学会独立地思考处理问题。否则,会造成其适应不良。③应把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校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同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是一致的,应把这些要求融汇成一个整体,视为带总体性的教育目标。 学校不仅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群体,也是教育工作者求取自身心理卫生的场所。改善师生关系和树立良好校风,开发学生智力并启迪其创造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要求的实现,也必然会促使教育所有工作者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并提高其心理卫生水平。 工作场所心理卫生 每个有工作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然要在一定的工作场所中活动,并由此结成一定的职业群体。人们在这样的群体中,会获得许多有利于个体心理卫生的机会,如:得到与人交往并可能获取赞誉或奖赏的场合;进入一个能同步共进、患难同行的友伴之集体,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由此而有了“参照系”或“参照点”等。工作场所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职业选择上可能出现希求乐从与被迫屈就的矛盾,进而造成持久性的心理困扰,难以自解。当一个人对工作安排违心屈就时,通常会引起烦恼而导致心情不舒,易于疲劳和厌倦,直到感觉整个生活索然无趣。这时,给他们予咨询开导,帮助他通过种种方式来缓解心理矛盾,从而安于职守并排除精神紧张。②劳动者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工作,可能会因为职业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受到限制而造成心理上的特异性“畸变”。例如,认识上及思想方法上的“心理囿限”、“意识范围狭窄”或固定思路和习惯定向;行为上发生的印记性习惯动作;情绪状态上缺乏“中和”而趋于偏执;与其他群体之间发生心理上的疏隔难以沟通;在人格特征上,出现愿意、态度、观点、信念等方面的歧异乃至“格格不入”;还有某些行业造成的特有的精神紧张;等等。因此,对于因职业固定或场所限定带来的种种心理卫生问题,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正或补足。③群体领导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对整个群体的精神面貌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好的领导者,应当首先使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的人,进而采取多种措施搞好整个群体的心理卫生。例如,树立和创造有利于保护全体成员心身健康的气氛和环境;设置能够克服群体弱点的条件,安排一定的场合,便于同异业异境的单位加强沟通;开扩群体成员的视野和思路,调剂其感情生活,丰富其人格特质,缓解或排除各种紧张刺激给成员心身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等等。④在单位内部,努力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全体成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场所开展真诚的赞誉和善意的批评可以使每个成员经常保持自尊、自信与心情舒畅。⑤开展有的放矢、富有成效的咨询活动,以满腔热忱和审慎应对的态度受理工作场所中的群体成员提出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启发他们的自知与自爱,加强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学会自制与自励,帮助其排遣心理上的困扰。 居住地区心理卫生 居住地区是对长期生活于其间的个体发生重要影响的群体环境,它往往同该地区一定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及风俗等融合在一起发生作用。居住距离相近会增强人际吸引,使相关的个体之间发生较多的相互作用。居住地区在儿童的记忆中往往会留下难忘的印象,也常使成人的生活受其制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的文化背景对其个体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民族各有其传统,住在城市或乡村感受往往不同。如居住在城市的人们,信息交流及时,人际交往丰富多彩,但城市的喧嚣、拥挤则又妨碍其心理卫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