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翟黎里 |
释义 | Zhɑilili 翟黎里(1674~1759)(卷名:中国文学) 维吾尔族诗人。本名穆罕默德·斯迪克,笔名翟黎里,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叶尔羌(今新疆莎车)一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认真钻研维吾尔族古代文学遗产。叶尔羌汗国时代曾繁盛一时的维吾尔文学的余波和传统,促使翟黎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他喜爱诗歌和音乐,自称是“诗歌、铙钹和笛子的俘虏”。40岁左右时离开家乡在喀什噶尔、阿图什,而后在和阗一带度过流浪式的旅居生活。10多年的异乡漫游,使他进一步接触到贫困窘迫的人民的生活,对他的创作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深化了他诗歌中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 翟黎里的著述现存新疆博物馆的 3种手抄本中,除格则勒、穆罕默斯、柔巴依等体裁的抒情诗外,还收有《漫游记》、《四十圣徒传》、《和卓穆罕默德·谢里夫传》等3部叙事长诗。翟黎里的抒情诗,题材广泛,以细腻的笔触、激越的感情,对故乡山河之美,倾注了无限深情,表现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予了深切同情,呼吁统治者们弃恶扬善,表现了人道主义思想。翟黎里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同苏菲派的遁世主义、把真诚自由的爱情同封建主义宗法制度相互对照加以评说,激浊扬清,热情歌颂前者,猛烈抨击后者。在长诗《漫游记》中,翟黎里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自己热爱家乡的深情,也反映了18世纪维吾尔人民的悲惨境遇和他们的情绪、愿望。 翟黎里的诗作格律严谨,感情深挚,语言优美,表现手法多样。他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谚语格言入诗,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早期诗作曾受到苏菲派神秘主义的影响,反映了借宗教求得解脱的思想倾向。后期作品中,苏菲派的影响荡然无存。一反为鄙弃寻求宗教的拯救和解脱,热烈歌颂和追求自由、公正、幸福的世俗生活。他的一些抒情篇章,曾谱为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部分作品,已被整理出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