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隧洞开挖 |
释义 | suidong kaiwɑ 隧洞开挖(卷名:水利) tunnel excavation 修建隧洞时,将土或岩石松动、 破碎、 挖掘并运输出碴的工程。它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引水、泄水、导流、交通以及其他隧洞的施工。隧洞施工具有工作面狭窄、劳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大等特点,特别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必须事先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合理选定洞口、支洞位置、出碴运输路线以及隧洞开挖的方法。隧洞开挖主要包括掘进、 出碴、 安全支护以及风、水、电供应和通风、排水等辅助作业。 隧洞掘进 在岩石地层中应用最多的是钻孔爆破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隧洞掘进机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用隧洞掘进机开挖隧洞也占一定比重。在土质地层中,除以人工为主开挖外,还可采用盾构法或顶管法施工。 钻孔爆破法 通过钻孔、装药、爆破开挖岩石的方法,简称钻爆法。这一方法从早期由人工手把钎、锤击凿孔,用火雷管逐个引爆单个药包,发展到用凿岩台车或多臂钻车钻孔,应用毫秒爆破、预裂爆破及光面爆破等爆破技术。施工前,要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支护方式、工期要求以及施工设备、技术等条件,选定掘进方式。主要的掘进方式有:①全断面掘进法,整个开挖断面一次钻孔爆破,开挖成型,全面推进。在隧洞高度较大时,也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形成台阶,同步爆破,并行掘进。在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许可时,优先采用全断面掘进法。②导洞法,先开挖断面的一部分作为导洞,再逐次扩大开挖隧洞的整个断面(图1)。这是在隧洞断面较大,由于地质条件或施工条件,采用全断面开挖有困难时,以中小型机械为主的一种施工方法。导洞断面不宜过大,以能适应装碴机械装碴、出碴车辆运输、风水管路安装和施工安全为度。导洞可增加开挖爆破时的自由面,有利于探明隧洞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并为洞内通风和排水创造条件。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隧洞长度和施工条件,确定采用下导洞、上导洞或中心导洞等。导洞开挖后,扩挖可以在导洞全长挖完之后进行,也可以和导洞开挖平行作业。③分部开挖法,在围岩稳定性较差,一般需要支护的情况下,开挖大断面的隧洞时,可先开挖一部分断面,及时做好支护,然后再逐次扩大开挖。用钻爆法开挖隧洞,通常从第一序钻孔开始,经过装药、爆破、通风散烟、出碴等工序,到开始第二序钻孔,作为一个隧洞开挖作业循环。尽量设法压缩作业循环时间,以加快掘进速度。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采用钻爆法在中硬岩中开挖断面面积为100m3左右的隧洞,掘进速度平均每月约为200m。中国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开挖直径8.8m的引水隧洞,单工作面平均月进尺达231m,最高月进尺达373.7m。 新奥地利隧洞施工法 简称新奥法(NATM),是奥地利学者L.V.拉布采维茨等人于50年代初期创建,并于1963年正式命名的,涉及隧洞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一整套的工程技术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现代岩石力学的理论,充分考虑并利用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把衬砌与围岩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现场量测,并应用量测资料修订设计和指导施工;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技术或用掘进机开挖,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等作为支护手段,并强调适时支护。总之,是在充分考虑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搞好隧洞开挖与支护。 盾构法 利用盾构在软质地基或破碎岩层中掘进隧洞的施工方法。盾构是一种带有护罩的专用设备,利用尾部已装好的衬砌块作为支点向前推进,用刀盘切割土体,同时排土和拼装后面的预制混凝土衬砌块(图2)。盾构是19世纪初期发明,首先用于开挖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底隧道。盾构机掘进的出碴方式有机械式和水力式,以水力式居多。水力盾构在工作面处有一个注满膨润土液的密封室。澎润土液既用于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又用作输送排出土体的介质。 辅助作业和安全支护 隧洞开挖施工中,除作好供风、 供水、 供电等辅助工程外,还必须重视通风散烟、降尘、防有害气体和排水等辅助作业,特别要注意做好安全支护(见地下工程支护)。在不良地质或地下水活动较严重的地段开挖隧洞,必要时还要钻超前孔以探明地下水情况,或对围岩进行预灌浆。在硬土或软岩中开挖隧洞,有的采用超前旋喷灌浆处理,使形成一加强圈,然后开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