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足少阴肾经
释义 zushaoyin shenjing
足少阴肾经(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Kidney Channel of Foot Shaoyin,Kidney Meridian,KI
  十二经脉之一。首载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医书。其中《帛书·经脉》甲种本,即《足臂十一脉灸经》称为“足少阴温(脉)”;乙种本,即《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为“少阴脈(脉)”。《灵枢·经脉》称为“肾足少阴之脉”。现通称为足少阴肾经,简称为肾经。
  循行 《帛书·经脉》两种本所载此经脉之循行皆自内踝始,经下肢后侧上行入腹,或从腰脊入腹,一出肝,系舌,一系肾,夹舌,皆与脏相关。《灵枢·经脉》经修订补充后仍宗从足走腹方向而行。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之下,斜走向足心,出于足舟骨粗隆(然骨)之下,沿着内踝之后方,分出一支进入足跟中,然后上行至腓肠肌(踹)内侧缘,出于窝内侧,上行至股部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入腹腔属于肾,络于膀胱。此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与膈肌而入胸腔进入肺中,沿着气管(喉咙)上行至舌根之两旁。此经脉一分支是从肺出来后络于心,注于胸中,接于手厥阴心包络经(见图)。


  病候 《帛书·经脉》甲种本所载此经脉病候中,有此经脉在肢体部所过处之病痛,还有肝痛、心痛、烦心、渴、嗜卧、咳等症;乙种本所载此经脉“是动则病”与《灵枢·经脉》近同,而“是少阴脈(脉)主治其所产病”的内容,《灵枢·经脉》作了补充。归纳此经脉病候有:舌干,咽干肿痛,脊柱和大腿内侧后缘疼痛厥冷,肌肉萎缩无力,足心灼热疼痛,面色黑晦暗,惊恐,视物昏花,嗜睡,黄疸,饥饿而不想食,泄泻,心烦,心痛,咳嗽,吐血,气喘等。
  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为54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