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路德,M. |
释义 | Lude 路德,M.(卷名:外国文学) Martin Luther (1483~1546) 德国宗教改革家。生于图林根一农民家庭。1505年进埃尔富特奥古斯丁修道院学习神学。1512年为维滕贝格大学神学博士和解释《圣经》的教授。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在农民、城市市民和下层贵族中引起巨大反响,宗教改革运动因而兴起。此后又多次发表文章论述他的改革主张。1521年查理五世在沃尔姆斯召开帝国会议,召路德到会,劝他改变主张,遭到拒绝,于是下令逮捕。萨克森选帝侯智者弗里德里希把路德隐匿在瓦特堡,从此改名为容克·约尔格。 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农民革命兴起,路德却趋于保守,甚至反动。他希望得到封建诸侯的帮助,不支持胡滕等发动的下层贵族起义。1524至1525年托马斯·闵采尔所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期间,他发表《反对这伙农民强盗杀人犯》,站在封建主一边,主张对起义农民进行镇压。1525年以后路德所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成了封建贵族的工具。 路德的文学著作有讲演词、论辩文、布道词和歌词等。这些作品都与他的宗教活动密切配合,反映他的理论和信仰。特别是他早期用公开信形式所写的批判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大量文章和传单,语言通俗易懂,有战斗性,在宗教改革运动初期起了一定作用。有代表性的如《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1520)、《论一个基督教徒的自由》(1520)、《论巴比伦教会被俘》(1520)、《论僧侣的誓愿》(1520)、《反对教皇、主教假僧侣阶级》(1520)等。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中,他宣布教会一切财产都属于非法攫取,应归还世俗贵族;他还否定教会是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认为人要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于遵行教会条规,而在于个人的信仰;他提倡在教会仪式中使用民族语言代替拉丁文。为了使基督教徒在做弥撒时能使用民族语言,他写了大量德语宗教歌曲,如《高兴吧,全体基督教徒》、《我在深重的苦难中向你呼喊》、《主啊,我们赞美你!》、《赞美你,耶稣》、《我们的主是一个坚固的堡垒……》、《我们恳求圣灵》等。其中一部分是由拉丁文宗教歌曲改编的, 如《主啊,我们赞美你!》, 大部分是根据《圣经》的有关章节、特别是赞美诗创作的。如《我们的主是一个坚固的堡垒……》就是根据第46赞美诗写成,语言简洁而有力,表达了路德派教徒的战斗团结和胜利信心。恩格斯称这首歌是“16世纪的马赛曲”。 路德在瓦特堡用了12年时间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在翻译中,他遵循通俗、明了、能使人民普遍接受的原则,创作了第一部《民众的圣经》。这部圣经以图林根一带比较统一的公文用语为基础,吸收了中东部和中南部方言中的精华,创造了许多新的词汇,对德国语言的统一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