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苯乙烯 |
释义 | benyixi 苯乙烯(卷名:化工) styrene ![]() 沿革 德国法本公司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于1937年采用乙苯脱氢法进行了苯乙烯工业化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产合成橡胶的需要,产量迅速扩大。战后,由于苯乙烯系塑料的发展,苯乙烯产量直线上升,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生产方法。例如:1966年,美国哈康公司开发了乙苯共氧化法;70年代初,日本等国采用萃取精馏从裂解汽油中分离苯乙烯,制得的苯乙烯量取决于乙烯生产的规模。1981年,世界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达17.13Mt,其中90%以上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造的。 生产方法 主要有乙苯催化脱氢法和乙苯共氧化法两种。 乙苯催化脱氢法 乙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达到550~600℃时脱氢生成苯乙烯: ![]() ①催化剂 早期采用的有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油公司的镁系催化剂和德国法本公司的锌系催化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采用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开发的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Fe2O3:K2O:Cr2O3=87:10:3),乙苯转化率约60%,选择性约87%。1978年,又出现了一种加有多种助催化剂的铁系催化剂,苯乙烯选择性可达95%,加入的助催化剂多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钾、钒、钼、钨、铈、铬等。80年代工业上仍在继续努力开发适用于低水比的催化剂,以节约能耗。 ②反应器 乙苯脱氢反应器有等温和绝热两种。等温反应器为列管式,已很少采用。使用绝热反应器时,反应所需的热量由提高进料温度(610~660℃)和加大水比(≈14)而带入。但温度过高将引起乙苯的热裂解,通常采用径向反应器(图1),以减小气体通过催化剂层的温度降、压力降,并分段引入过热蒸汽,使轴向温度分布均匀。 ![]() ③工艺流程 包括乙苯脱氢和苯乙烯精馏分离两部分(图2)。 ![]() ![]() 乙苯共氧化法 乙苯先氧化制得过氧化氢乙苯,经与丙烯反应生成甲基苄醇,再脱水成苯乙烯。反应式如下: ![]() ![]() ![]() 用途 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合成橡胶和塑料的单体,以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也用于与其他单体共聚制造多种不同用途的工程塑料,如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制得的ABS树脂,广泛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及工业仪表上;与丙烯腈共聚制得的SAN是耐冲击、色泽光亮的树脂;与丁二烯共聚所制得的SBS是一种热塑性橡胶,广泛用作聚氯乙烯、聚丙烯的改性剂等。此外,少量苯乙烯也用作香料等中间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