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轮回
释义 lunhui
轮回(卷名:哲学)
sa╮sāra
  印度唯心论哲学派别通用的术语。音译“僧娑洛”。指死后“我”(灵魂)的转生,即印度哲学所称的来世界报论。
  轮回论形成于奥义书时期。在此之前,梵书尚没有涉及系统轮回之说,只讲作祭祀善行者,死后升天;作反祭祀恶行者,死后堕入无底深渊。
  正统的婆罗门教,包括以后印度教和所有唯心主义派别,继承奥义书的轮回学说,固执灵魂转生之见。认为“我”是一体二位,分“不灭之我”与“生灭之我”;后者是前者的幻现,也是承受轮回转生的主体。佛教标榜无我,反对有我;但在轮回问题上,却和婆罗门教持同一看法,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轮回论。奥义书认为,轮回在时间上贯通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人间)、兽道(地狱)。佛教则扩展为六道四生。六道即天上、人间、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生即胎生、卵生、化生、湿生。每类生物的肉体消亡之后,它的灵魂在它生前或善或恶的业力支配下,换取相应的新的躯体;如是三世循环,生复无已。此即所谓六道轮回。然而,佛教的无我主张与它的轮回立场是矛盾的。为了掩饰这一矛盾,它把轮回的主体改称为“中阴”或“中有”(亦作中阴身或中有体)。耆那教则把轮回的主体叫做补特伽罗(个体)。但真正无我论者、轮回的彻底否定论者是唯物论的顺世派。六师之一富兰那·迦叶亦是业报 -轮回的否定论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7: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