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钱山漾遗址
释义 Qianshanyang yizhi
钱山漾遗址(卷名:考古学)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浙江省吴兴县城东南7公里处,钱山漾(湖泊)的东南岸。1934年发现,1956、1958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两次发掘。遗址上层是以夹砂陶为主,并有少量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的青铜时代遗存。下层为早期良渚文化遗存,以出土多种植物种子、丝麻织物、竹木器而著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在下层发现良渚文化居住遗迹3处,有的呈长方形,系干栏式建筑。残存有木桩和几层大幅的竹席。石器工具有斧、长方形锛、有段锛、长条形刀、斜柄刀、犁形器、“耘田器”和镞等,有一件石斧上墨绘回纹。陶器以鱼鳍形足的鼎、长颈鬶、豆、壶、簋等具有代表性。竹木器丰富,发现竹篾编织物200多件,有篓、篮、谷箩、簸箕、竹席、“倒梢”等,已使用比较复杂多样的编织方法。木器中,翼长柄短的木桨长达1.8米左右,木杵尚留烧烤和砍削的加工痕迹,还有用独木剜成的千篰和木槽。在下层还发现了中国早期的丝织品和苎麻织品。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经鉴定为家蚕丝。残绢片长2.4厘米,宽1厘米,为平纹织品。但也有人对丝织物的时代表示怀疑。麻织品有麻布片和麻绳。平纹麻布经鉴定为苎麻织物,其细密程度与现在的细麻布相似。还出土许多植物种子,有稻谷、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菱、毛桃核和酸枣核等,均经鉴定。但也有人对花生、芝麻、蚕豆等的出土情况和鉴定结果持保留态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