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胎动不安
释义 taidong bu'an
胎动不安(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fetal upset
  怀孕后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并伴有腰酸腹痛,小腹下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妇科病证。若仅有阴道出血而腹不痛者则称为胎漏,又称胞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主要由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血热或外伤,不能摄血养胎所致。治疗以安胎为主。及时治疗,适当休息,多数可获治愈;如大量出血可导致流产,甚者危及生命。
  有关胎动不安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金匮要略》。隋代《诸病源候论》提出胎动不安的病名。宋代《妇人良方大全》详尽地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清代《傅青主女科》提出以大补气血为主的治疗方法,沿用至今。
  胎动不安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孕期房事不节而肾气亏虚,或气血素亏,冲任失养;或过食辛辣厚味,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跌仆闪挫而致。此外,也有因子宫畸形,子宫病变而致本病者。
  胎动不安的常见证型有:①肾虚。怀孕期间阴道出血,出血量少,色淡红或暗褐色,下腹隐痛并有下坠感,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倦怠乏力,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治宜补肾固胎、固冲止血,方用寿胎丸加味。②气血虚弱。阴道出血、色淡,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气短,神疲乏力,下腹坠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宜益气补血、止血安胎,方用安胎饮加减。③血热。阴道出血量较多、色鲜红或深红,小腹疼痛,心烦不安,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养阴、止血安胎,方用清热安胎饮加减。④外伤。怀孕后,因跌仆损伤而见阴道出血、色鲜红,小腹疼痛,腰部酸痛,舌质黯,脉滑数。治宜调气养血、止血安胎,方用阿胶散加减。
  其他治法:①按摩。取上脘、中脘、下脘及气海、关元、中极、脾俞、肾俞等穴。②民间方。南瓜蒂、莲蒂、苎麻根等份煎汤内服;或菟丝子与糯米煮粥,作食疗方。
  孕期应适当休息,不可过劳,严禁孕后房事,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不要跌仆闪挫。对于有流产史的患者,一旦怀孕便须保胎,以防患于未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