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贝奈斯,E.
释义 Beinaisi
贝奈斯,E.(卷名:外国历史)
Edvard Bene┎ (1884~1948)
  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政治家、总统(1941~1948)。1884年 5月28日生于摩拉维亚一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查理大学、巴黎大学,1908年毕业于第戎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1909~1914年在布拉格商学院、查理大学讲授经济学、社会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积极参与反对奥匈帝国统治,争取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独立的活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后,出任外交部长(1918~1935),奉行亲法政策,是“小协约国的发起人之一,国际联盟的积极支持者和活动家,曾多次担任国联安全委员会委员、主席。支持法国《东方公约》的主张和苏联争取集体安全的努力,1935年继T.G.马萨里克任总统,先后同法、苏签订了互助条约。慕尼黑危机期间,贝奈斯曾希图依靠英、法、苏等国支持,抵抗A.希特勒侵略,但由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他不敢发动人民,也不愿单独接受苏联援助,在英法压力下,接受了《慕尼黑协定》。1938年10月 5日被迫辞去总统职务,赴美国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于1940年在伦敦建立流亡的民族委员会,1941年反法西斯同盟国承认该委员会为政府,贝奈斯任总统。1943年12月赴莫斯科同苏联签订《互助友好和战后合作条约》,接受捷共提出的联合政府纲领。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后于1946年当选为总统。1948年二月事件中同情并支持政变阴谋,阴谋失败后被迫接受反动部长们的辞呈,批准捷共提出的新政府名单。同年 6月辞去总统职务,9月3日病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