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翰笙 |
释义 | Yɑng Hɑnsheng 阳翰笙(1902~ )(卷名:电影) ![]() ![]() 抗日战争期间,阳翰笙写了以“八一三”上海抗战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八百壮士》。1939年把自己的话剧《塞上风云》改编为电影剧本。《塞上风云》是我国第一部表现民族团结抗日的影片,上映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还据意大利范斯伯的《神明的子孙在中国》一书,编写出电影剧本《日本间谍》,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血腥罪行,歌颂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 1946年初回到上海,从事党的文化工作。在他的主持下,电影界进步人士组织了联华影艺社和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他和沈浮合作,编写了电影剧本《万家灯火》,由沈浮导演,上映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舆论的高度评价。这一剧本标志着阳翰笙的电影剧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剧作思想深刻,人物鲜明,具有质朴的民族风格。阳翰笙接着又将张乐平的连环漫画《三毛》改编为电影剧本《三毛流浪记》,它通过旧社会流浪儿童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1949年摄制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翰笙在繁忙的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之外,仍坚持创作。1962年,写出了反映塞北农民改造农村面貌的电影剧本《北国江南》。这一现实题材反映了这位老作家的创作热情。“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残酷迫害,被关押长达9年之久。1976年以后,他不顾年迈多病,以八旬高龄写作了电影剧本《赣南游击赞歌》。1979年重新回到中国文联的领导岗位。在第4次文代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