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财政结余
释义 cɑizheng jieyu
财政结余(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fiscal surplus
  国家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余额。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银行的财政性存款,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相应的国家财政未动用的社会物资。
  分类   财政结余可以反映在预算上,也可以出现在预算执行结果上,编制预算时出现的结余称预算结余,预算执行结果出现的结余称决算结余。从预算执行结果来看又有:当年结余,指当年预算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的余额;滚存结余,指以前年度结余和当年结余的累加;净结余,指滚存结余扣除结转下年支出的余额。
  结余思想的提出   中国先秦时期,已有“视岁而藏,具时积岁”(《管子·事语》)的记载,提出财政不能满收满支,应当留有后备以防不测的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A.斯密和D.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建立“廉价政府”,减少财政支出,平衡国家预算,少发或不发行公债,以财政结余来清偿战争期间所欠下的债务。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财政周期平衡理论则主张,用经济繁荣时期的财政结余弥补经济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以保证财政收支的周期性平衡。
  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保持适量的财政结余,可以避免出现财政赤字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可作为以后年度的财政后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但财政结余过多,又意味着社会产品的积压,商品流通的阻滞,资金周转的缓慢和国家财政职能未能充分实现。因此,中国一贯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基本原则。
  结余的动用   能否动用财政结余,要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考虑。在财政结余真实,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充裕,国家物资储备有保证的前提下,适当动用以前年度的财政结余,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充分运用和国家财政职能的充分实现,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在动用财政结余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财政结余作为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已经贷给工商企业用于物资库存,如果财政动用结余,就会发生一笔资金同时作两种安排的现象,从而引发货币购买力与商品供应之间失去平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动用结余只是财政收支在年度之间的调剂问题,如果要求财政年年有结余,结余又不能动用,那么多年以后略有节余就会变为巨额结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