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败血症 |
释义 | baixuezheng 败血症(卷名:农业) septicaemia 血液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一种严重形式。俗称血中毒。以全身广泛性出血和组织损害为特征。常见于多种家畜传染病,如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以及寄生虫病,如牛泰勒虫病等。 过程 败血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般是病原体侵入体内(侵入部位称为侵入门户)后,先在侵入处引起局部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如病原体的侵袭力强,而机体的防御反应不足或治疗不及时,病原体就大量繁殖,并经淋巴和血液不断向全身播散,导致全身器官组织受损害,代谢机能被扰乱,免疫功能被破坏,病畜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即发生败血症。如局部感染的是化脓性细菌,则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然后播散到全身其他部位出现多发性转移性化脓灶,称为脓血症或脓毒败血症。也有些传染性病如猪丹毒,其病原体可不经过局部炎症阶段,而是在发病过程中直接侵入血液而形成败血症。其发生机理与非传染性病原菌引起的败血症基本相同。 病理变化 通常是在病原体侵入处出现明显的化脓性或坏死性炎症病变,如由创伤感染所引起的皮下脓肿或蜂窝织炎、初生幼畜脐带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脐炎、产后子宫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或坏疽性子宫内膜炎、尿路感染引起的肾盂肾炎等。同时相应部位的淋巴结、淋巴管及静脉也发生相同的炎症变化。病畜由于严重的毒血症和物质代谢障碍,全身器官组织也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由于感染中毒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同时在微血管内出现细菌栓塞而造成血液凝固不良;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造成微血管的血栓(透明血栓)和出血。因此急性败血症的特征为全身皮肤、粘膜、浆膜、肾上腺及其他内脏器官的广泛出血和渗出,出现淤点和淤斑;浆膜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积液,出现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胸膜炎及腹膜炎。同时,全身淋巴结和脾出现肿大、充血或出血、水肿,肝、肾、心肌等实质器官发生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甚至局限性坏死以及肺淤血、水肿等。脓毒败血症的全身转移性化脓灶常见于肾、肺、心、肝、脾等器官,有时还可继发化脓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病畜体温不规则(弛张热)或持续高热,食欲消失,皮肤及粘膜常出现淤点或淤斑,偶尔亦见黄疸,进行性贫血。早期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不及时抢救,结局多为死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