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胞 |
释义 | xibao 细胞(卷名:哲学) cell 地球上除病毒、类病毒外的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它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其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原核细胞比较简单,没有典型的细胞核,而只有核区。绝大多数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它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些组成单位又有复杂的结构。细胞通常很小,直径约为10~100微米。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往往形状不同,功能各异。例如,肌肉细胞多数呈长梭形,适于收缩和伸展活动;血液细胞呈扁球形,有利于在血管内流通;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迅速传递神经冲动。细胞通过直接分裂或有丝分裂繁殖。高等生物以特殊的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细胞的化学成分有水、无机盐、脂类、糖类、蛋白质、核酸等。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 (DNA)和核糖核酸(RNA)。核酸能自我复制,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胡克在用显微镜观察木塞的薄片时,发现木塞是由蜂窝状的小室组成的,并把这种结构称为细胞。随着显微镜的改进,人们逐渐积累了大量有关细胞的资料。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M.J.施莱登在综合自己和他人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既是独立的生命,又是植物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T.施旺发现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和发育而来的,从而提出细胞是一切生命机体的基本单位。不过,施莱登与施旺所理解的细胞仅有一个固定的细胞壁围绕着一团胞质,并在中间有一个核。到1882年,通过R.雷马克、W.霍夫迈斯特、E.A.斯特劳斯伯和W.弗莱明等人的工作,才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有较为细致的观察。此后,细胞核的作用与意义日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到19世纪末,先后发现了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等。20世纪以来,随着超速离心机、超微分析法、组织化学染色法、 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的实验研究,又发现了更多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溶酶体以及细胞内部呈现的复杂的膜系统等等,并能分离、提纯和测定各种细胞器及其内含物。50年代中期,生物学家们还阐明了细胞内部的两种最重要的分子──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60年代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并在分子水平上说明了细胞的代谢和免疫特性,从而使人类对细胞的认识深入到了分子水平。 (见彩图) 细胞的发现以及对其内部结构、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揭示了有机界的统一性,说明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不是神秘的、非物质的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有其共同的物质基础和规律。恩格斯曾经称誉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现代细胞生物学的成果进一步表明,一切有机体都在分子基础上具有生物化学的统一性。科学所揭示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细胞内部的各种细胞器之间、各种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展现了有机体内部的辩证运动的生动图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