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眉斯语
释义 ɑmeisiyu
阿眉斯语(卷名:民族)
Amis language
  高山族语言之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在中国台湾省东部纵谷地带花莲、台东等地。使用人口约10万。
  语音  有17个辅音音位:p、m、f、t、n、l、峠、r、掵、∫、k、嬜、x、h、妱、j、w。4个元音音位:i、媅、a、u。音节结构有元音、 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元音+辅音 4种形式。没有复辅音和复元音。所有辅音都可出现在音节开始和结尾的位置。媅 出现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时,都以辅音结尾。多音节词的重音一般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声调无音位价值。
  语法  ①词可分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接词、助词、叹词10类。②冠词是主语、宾语和定语的标志。主语冠词为[ku],宾语冠词为[tu],领有关系定语冠词为[nu]。③代词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都有主格、 宾格、领格形式,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 ④动词有体、 时、态、式。⑤语序是:谓语在主语前,宾语在主语后。定语在中心语前,名词、代词作领属性定语时,在中心语后。⑥否定副词掵ua“不”在动词、 形容词前。⑦重叠在构形上有重要作用。
  词汇  在词根或词干上加附加成分是构词的主要手段。有前加、后加和中加3种附加成分。前加成分如∫a-:tahaf“盖上”,∫a-tahaf“盖子”;rìpa妱“踩”,∫a-rìpa妱“脚掌”。ni-:nanum“水”,ni-nanum“喝水”;futi嬜“鱼”,ni-futì嬜“捕鱼”。ma-:fali“风”,ma-fali“刮风”;umah“田”,ma-umah“种田”。pa-:tir媅嬜“身体”,pa-tir媅嬜“竖起来”;妱urip“生命”,pa-妱urip“救活”。 掵i-:wa峠i∫“牙齿”,掵i-wa峠i∫“长牙”;kafu嬜“帽子”,掵i-kafu嬜“戴帽子”。mala-:wi峠a嬜“朋友”,mala-wi峠a嬜“交朋友”;lit媅muh“迎接”,mala-lit媅muh“相遇”。后加成分有-an:fafahì“妻”,fafahi-an“女人”;fawah“开门”,fawah-an“门口”。-媅n:kala嬜“螃蟹”,kala嬜-媅n“捉螃蟹”。中加成分如-um-(加在词根起首辅音后),tir媅嬜“身体”,t-um-ir媅嬜“站立”;ra峠iw“歌曲”,r-um-a峠iw“唱歌”。也可同时前加和后加成分,如nì-an:fa掵a妱“洗”,ni-fa掵a妱-an“洗过了”;a∫ik“扫”,ni-a∫ik-an“扫过了”。pi-an:liwal“卖”,pi-liwal-an“集市”;ka-li掵“渡水”,pi-kali掵-an“渡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