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附子
释义 fuzi
附子(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processed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常用温里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侧根(图1)。因其附于乌头而生,如子附母,故名。
  产地和性状 11世纪,中国四川彰明一带已有附子栽培。迄今四川江油、安县一带及陕西仍为主要产地。附子喜温和湿润的环境,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栽培。栽种后第二年即可采收。摘取的侧根称泥附子,一般在采收后24小时内放入胆矾水内浸渍,再经浸泡、切片、蒸煮等加工过程,制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各种规格的药材。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质重而坚硬,受潮则变软。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厘米,宽0.9~3厘米,厚0.2~0.5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的形状、气味与黑顺片相同,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厘米(图2)。黑顺片、白附片均直接入药;盐附子须再用清水反复浸漂后,与甘草、黑豆共煮,至口尝无麻舌感时,切片制成淡附片入药。


  性味和功用 此品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肢冷汗泄,脉微欲绝,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小便频数,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证。
  成分和药理 生附子含毒性很强的双酯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炮制后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碱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胺。如再继续水解则变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中乌头胺、次乌头胺。此外尚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氯化棍掌碱、去甲猪毛菜碱。生附子还含脂类成分约0.7%,主要为附子脂酸,其次为附子磷脂酸钙、β-谷甾醇及其脂肪酸酯等。
  药理实验证明,附子煎剂有强心作用,强心成分虽经煎煮而不破坏,用于虚证、新陈代谢机能低下者,可促使机能增强及改善。白附片或黑顺片煎剂对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疼痛麻木。经炮制的附子有明显的升压作用,活性成分为棍掌碱。
  应用和禁忌 此品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若呼吸气微、阳衰气脱者,与人参同用,以回阳益气固脱;若冷汗淋漓,气随汗脱者,需再加龙骨、牡蛎,以止汗固脱。此品也用于阳虚诸证。若肾阳不足,腰膝酸软,两足尤冷,小便清长,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者,常配肉桂、熟地、山茱萸、杜仲等;若脾肾阳虚,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者、常配党参、白术、干姜等;若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口唇指甲青紫者,常配人参、桂枝等;再如阳虚外感风寒,可配麻黄、细辛;阳虚自汗可配黄芪、五味子;阳虚水肿可配白术、茯苓等。此品还可用于风寒湿痹,有温经止痛之效。如寒湿痹痛,常配苍术、桂枝等;寒凝气滞所致的脘腹疼痛,常与其他散寒行气止痛药同用。内服用量3~15克,回阳救逆可用至30克以上。通常须先煎或久煎30~60分钟,以减其毒性。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同用。孕妇忌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