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侧线器官 |
释义 | cexian qiguan 侧线器官(卷名:生物学) lateral line organ 鱼和水生的两栖动物接受外界水流压力、低频振动、温度变化等刺激的感受装置。鱼的侧线器官最发达,一般位于身体两侧,从头部开始沿着整个身体长轴随着水平肌隔的走向分布,直达尾部呈线状排列(图1), ![]() 构造 侧线器官中能感受刺激的装置叫神经丘,它由一些能感受刺激的、具有纤毛的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支持细胞把感觉细胞隔开,起着支持和保护作用。感觉细胞,毛细胞基底部分与神经末梢相接。有些鱼的感觉细胞上端有突出的嵴顶器,由粘性的胶质囊或被膜构成。感觉细胞的纤毛就被包在其中(图2)。 ![]() ![]() 和鱼的生态环境的关系 侧线管道的形成有利于保护其中的感受器不受强大水流的直接冲击。最复杂的侧线管道系统出现在能够快速游动以及生活于激流中的鱼类。分散的神经丘则多分布于慢速游行,或掘穴而居的鱼类的体表。例如花鳅游行缓慢,分散的神经丘完全代替了管道系统。在七鳃鳗的体侧也只有凹陷的感受器排成的行列,而没有形成管道;感觉细胞都位于凹陷的小孔之内。盲鳗则根本没有侧线。全头纲的银鲛只有敞开的表皮皱折,而没有封闭的管道。古老的化石鱼类已经具有管道系统。可见,侧线器官的形成与分化和鱼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关。但也有人认为侧线器官的形成分化是演化的产物。 功能 侧线器官能够感受水流的刺激以及干扰水中平静的信息。利用条件反射证明有些属的鱼类,在离其身躯及头部 10毫米处,可以鉴别直径1/4毫米的纤维移动 2毫米距离所发生的信息,并能准确地鉴别干扰信息源。这种水中定位的功能对于捕获食物具有重要意义。鱼类同样可以利用侧线器官感受水中细微水流,以及其他固体物移动时所造成的局部水流变化。此外,侧线器官还是鱼类的一种辅助性本体感受器,当鱼游动、肌肉收缩引起身体曲度变化时,会导致侧线器官感受装置发放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冲动,从而进行躯体的活动调控。此外,侧线感受器官还可以感受低频的声刺激,有人认为,侧线器官是听觉的辅助器官。侧线感受器对于侧线管道内液体流动极为敏感,它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注反应不同。有些纤维由头部灌流时放电停止,而由尾部灌流时放电增强。灌流的速度达到 2~16毫米/秒之间,即可引起侧线感觉神经纤维的电发放,而且具有不易适应的特点。由于侧线感觉神经生理特性与内耳迷路系统神经元的相近,因而它可能与迷路系统的功能有关。此外,有些鱼类能感受0.03~0.05℃的水温差。但在损毁侧线器官之后,则对水温的敏感程度明显降低。说明侧线器官也有能感受水温的功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