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靶器官
释义 baqiguan
靶器官(卷名:环境科学)
target organ
  毒物或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对机体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某种毒物首先在部分器官中达到毒作用的临界浓度,这种器官就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如脑是甲基汞和汞的靶器官,甲状腺是碘化物和钴的靶器官,肾脏和肺是镉的靶器官等。在靶器官的组织细胞内可能存在该毒物分子的特异作用部位──受体。如果毒物以代谢活化形式起作用,则该器官也可能具有较高活性的代谢活化酶。对机体毒作用的强弱与靶器官中含该毒物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毒物的靶器官,可以是接触、吸收毒物的器官,也可以是远离接触、吸收部位的器官。如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可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及气管、支气管,而大气污染物中的铅经肺吸收后,却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和造血器官。一些大气污染物直接作用的主要器官(见彩图)。


  靶器官不一定是效应器官。毒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出来,则此靶器官是效应器官。但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效应器官表现出来。例如,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胆碱能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蓄积,结果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涎、肌束颤动等。因此,有机磷酸酯农药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而效应器官则是瞳孔、唾液腺和横纹肌等。靶器官也不同于蓄积器官。蓄积器官是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并不一定显示毒作用。如 DDT等氯化烃类农药的靶器官虽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但这类农药主要蓄积在脂肪组织之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