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释义 feidianxing fenzhiganjunbing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卷名:现代医学)
atypical mycobacterial diseases
  除人型、牛型结核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感染而致的疾病。多为肺部感染,病人有发热、咳嗽、咯痰、咯血、消瘦及乏力等症状,胸部透视可显示异常阴影,痰中可找到抗酸杆菌,故与肺结核十分相似,易误诊。本病还可累及淋巴结、皮肤、骨骼、脑膜,严重时可造成全身性播散。
  病原  目前多采用1954年廷珀及鲁尼恩首先介绍的,1965年鲁尼恩进一步修订的分类法。即根据其生长速度,在培养基上生长特性、菌落形态、有无色素产生及色素与光照的关系等特点进行分类(见表)。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  非典型分枝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尘埃、河水、海水及自来水等各种水源,故又名环境分枝杆菌。一般无致病性。非典型分枝杆菌病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不一,占结核病中的1~20%,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不同地区的致病菌群也不相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病以美国为多,鸟胞内分枝杆菌病在日本、澳大利亚较多。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尚少,但近年来,在肺结核病人痰中分离出非典型分枝杆菌已陆续有报告。
  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的微滴核是致病的主要途径,通过土壤、污水、动物的排泄物也可对人传播。本病可为原发感染,也可继发于慢性肺部疾病,如矽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重症肺结核。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贫血、糖尿病、年老体弱、酗酒和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者)易于罹患本病。近年报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亦易罹患本病,故又有条件致病性分枝杆菌病之称。
  病理和临床表现  本病病理变化与结核病十分相似。有浸润、 渗出、增殖、 干酪化、空洞形成等多种改变。但也有人报告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的组织学改变有类上皮细胞结节较多、无明显干酪化、胶原纤维增生常合并玻璃样变性等特点。临床表现亦与结核病相似,起病缓慢隐匿,有发热、咳嗽、咯痰、咯血、消瘦等症状,有时还可侵犯淋巴结、皮肤,引起淋巴结肿大、溃破,皮肤肉芽肿及溃疡。甚至向全身播散,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痰及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培养及菌型鉴定)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在被诊断为肺结核、淋巴结核的病人中,对抗结核药物呈原发耐药者,对那些病程迁延、虽经合理积极抗结核药物治疗而疗效不显著者,以及痰菌持续阳性者,应疑及本病。主要应与结核病鉴别。其鉴别要点为:①病情迁延,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差。因为非典型分枝杆菌对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如链毒素、异烟肼等均不敏感,而对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的敏感性则因菌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治疗失败率明显高于结核病。②皮肤试验。非典型分枝杆菌病患者对O.T.(旧结核菌素)或 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皮肤试验常呈弱阳性反应,而对本型的 PPD反应较强。但是结核菌与非典型分枝杆菌间具有多种共同抗原或抗原决定簇,故常有交叉反应,因此对其诊断价值评论不一,有赖于各菌种特异性纯化抗原的分离、制备、以提高其特异性。③确诊的主要手段是菌型鉴定。④选择性培养基。在含有对硝基苯甲酸的 PNB培养基和含有氯化羟胺的HA培养基上,人型、牛型结核菌不能生长,而非典型分枝杆菌可以生长。
  随着结核菌及非典型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及基因探针的研究,细菌快速检测仪用于细菌的快速培养,将有助于菌型鉴定工作的开展。
  治疗  经培养及菌型鉴定确定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便选择敏感或比较敏感的药物。几种有效药物可联合治疗。疗程宜长,持续2年以上,大部分病例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对长期排菌、病变进展、化学治疗难以控制者,若病变较局限,宜手术治疗;淋巴结病变久治不愈者也宜手术切除。 二甲胺四环素、6-环-辛氨基-5,8-喹淋醌及各类头孢霉素对胞内分枝杆菌有抑菌作用;强力霉素或磺胺甲基异唑合并 TMP对海鱼分枝杆菌有抑菌作用;螺哌啶利福霉素(安莎霉素)及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各种非典型分枝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此外还有化学治疗合并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本病的报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