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非洲 |
释义 | Feizhou 非洲(卷名:世界地理) Africa 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对,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包括亚洲境内的埃及领土西奈半岛),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是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其中大陆面积占全洲98%,岛屿面积仅占2%。 大陆北宽南窄。最北端是突尼斯的本·塞卡角(北纬37°21′),最南点在南非的厄加勒斯角(南纬34°51′),最西端是塞内加尔的佛得角(西经17°33′),最东点在索马里的哈丰角(东经51°24′)。南北跨纬度72度,最大跨度达8100公里;东西约占经度69度,最大宽度为7500公里。赤道横贯中部,大致平分全洲为南北两部分,全洲3/4以上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亚热带地区占95%以上。 大陆轮廓完整而单调。除西部的几内亚湾、北部的锡尔特湾和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外,缺少深入内陆的海湾和突出的半岛;沿海岛屿也较少,除马达加斯加岛外,其余均为小岛,且多数远离大陆。海岸平直,大陆海岸线全长30500公里,平均每1000平方公里面积只有海岸线1公里,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少天然良港。南非和东北部红海沿岸,多属陡直的岩岸;几内亚湾和东南部莫桑比克沿海,属淤泥质海岸,分布沙嘴、潟湖和红树林沼泽;西非和西南非沿海,沙丘直逼海岸。仅西北非局部地区为里亚斯型海岸,拥有全洲最良好的天然港湾。此外,各大河河口中只有刚果河形成深水三角港。 地质基础和地形结构地质基础 非洲是冈瓦纳古陆的核心部分,绝大部分地面由地质构造上很稳定的高原所组成,在高原范围内缺乏近代褶皱山系,太古代基岩在多处出露,共约占大陆总面积的1/3。 前寒武纪基底的最古老部分由一些稳定的克拉通组成,经过地质时期的长期演化,整个非洲形成一个单一的克拉通。到前寒武纪末期,非洲地盾和地台已经形成,构成非洲大陆的基础和核心。现代地形深受前寒武纪构造的影响和控制。 非洲高原大部分地区从太古代以后即屹立于海平面之上。其前寒武纪山地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侵蚀作用,形成古侵蚀面,称为“基底山地。”之后,在所经历各个地质时代中,有的部分被后期地层所覆盖,有的还出露地面成为高地。 古生代以后几次全球性的造山运动,对非洲大陆的影响较小。海西运动只影响非洲南、北局部地区,发生地台上的盖层褶皱,没有显著的变质作用和花岗岩侵入。大陆南端的开普山系,北非拉巴特海岸以东的山脉和外阿特拉斯山脉,便是海西运动的产物,这些山脉后来受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影响而有所抬高。第三纪渐新世末期至中新世,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在非洲西北部地中海与阿特拉斯之间,形成一列新的褶皱山系,由滨地中海岸的里夫阿特拉斯、中间地块和阿特拉斯 3部分组成。这是非洲唯一的新期褶皱山系,山地高耸峻拔,构成非洲独立的地形单元。 断裂构造在非洲广大地区地形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其长度约及地球圆周的 1/6强,断裂活动发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错动时期在上新世,并延续到更新世。大裂谷的北段形成亚丁湾和红海,使阿拉伯半岛从非洲分离开来。马达加斯加岛在几条活动裂谷扩张作用下,从非洲大陆分裂出来。东非大裂谷是地球上的不稳定地带,不仅造成大规模的地壳升降运动和火山、地震,而且形成一系列的断陷湖泊、谷地和盆地,成为东非高原地形复杂化的基本因素。非洲另一条较长的断裂带是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到非洲大陆内部的北东—南西方向断裂带,长约4000公里,中经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比奥科岛、喀麦隆凹槽,连接乍得北部的提贝斯提火山口。在断裂带上断续地分布着一些火山和较浅的凹槽。这些火山在几内亚湾形成一系列的火山岛,在大陆上则成为许多孤立的高山,是低非洲除阿特拉斯山系以外的最高点。此外,在北非和西非阿德拉尔—伊福拉斯高原一带、毛里塔尼亚境内以及利比里亚滨海地带,还有一系列不同方向的断裂,作为一些地垒和地堑的分界,形成一些洼地、低高原和台地。 在大陆周围的海洋中,也有一系列的断裂和火山喷发活动。火山喷发形成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马德拉、加那利、佛得角等群岛,以及印度洋中的科摩罗、马斯克林群岛等。 地形结构 非洲地形的主要特点是高原面积广大,大体上呈现为一个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大高原,故有“高原大陆”之称。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次于亚洲;最高点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除南、北两端范围较小的褶皱山地外,海拔200~2000米的台地和高原占全洲面积86.6%,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只占9.7%。大致以刚果河口至红海西岸中部的卡萨尔角一线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北半部多为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的低高原和台地,称“低非洲”;东南半部多为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称“高非洲”。低非洲内分布着一系列盆地、洼地和较低的高原山地,仅局部地区有较高的山峰,如西北隅的阿特拉斯山脉和几内亚湾沿岸的喀麦隆火山。东非大裂谷带纵贯高非洲南北,地表起伏较大,高差悬殊,这里有称为“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谷深崖陡的东非高原和面积广大的南非高原。高原边缘地带多悬崖峭壁,构成单面山地形,如东坡陡峻、西坡平缓的德拉肯斯山脉和北坡峻峭、南坡平缓的索马里北部山地等。许多河流在这里形成瀑布和急流,富水力资源。 根据构造基础、地形特点和主要地貌类型,非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地形区。 阿特拉斯褶皱山地区 由大陆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系组成,为中生代末和第三纪褶皱形成的一系列平行山脉,一般作东北东—西南西走向,东西延伸约1800公里,南北最宽约450公里。构造较复杂,起伏颇大,山脉之间夹着高原、深谷和盆地。整个山系西部较开阔,山体也最高大,海拔可达3000米以上,许多山峰由新期喷出的巨大安山岩块组成,经过剥蚀而成为陡峭的岗峦;向东山地越来越窄,高度逐渐下降,最东部一般在600米左右,表现为高丘陵和高原。在山地中间是一个半干燥的高原,称“旭特”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西宽东窄,起伏平缓,有很多盐沼和盐湖。山地与海岸之间分布着一系列沿海平原和河谷盆地。大西洋岸的沿海平原宽约30~40公里,地势平坦,沿岸多沙丘。在地中海沿岸,由于山地直逼海岸,平原很狭窄,实际上是一系列互不连接的低缓谷地(见阿特拉斯山脉)。 撒哈拉沙漠台地区 也称北非台地。指阿特拉斯山地和地中海岸以南,大致在北纬14°以北,西起大西洋岸,东到红海之滨的广大地区。东西长5600多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960余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地质构造上,该区是非洲地台的一部分,海拔一般为200~500米,地表起伏不大,只在中部分布着西北—东南向的山地和高原,包括提贝斯提高原、阿哈加尔高原等,海拔可达2000~3000米以上。它们把该区分为东北和西南两部分,东北部多覆盖着白垩系至第三系的水平沉积层,西南部除局部地区有上古生代的厚砂岩外,前寒武系的结晶岩基底广泛出露。除上述山地、高原外,全区由闭塞盆地错综分布构成,盆地海拔一般50~200米,由于向心倾斜,间歇性的沙漠河流呈辐合状消逝在盆地之中。地表主要由岩漠(石漠)、砾漠(戈壁)和沙漠组成。岩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基岩裸露或仅有一层很薄的岩石碎屑。砾漠多见于岩漠与沙漠之间的地带,地表覆盖着粗大的砾石或卵石。沙漠面积最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遍布全区。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的地带以及沿大西洋岸地带。偏北以流动沙丘为主,中北部是广大流沙区,面积较大的称“沙海”(见撒哈拉沙漠)。 上几内亚—刚果台地区 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东非裂谷以西、刚果河与赞比西河分水岭以北的地区。在构造上,本区是低非洲地台的核心部分,其基底由刚果克拉通和西非克拉通组成。经过长期的剥蚀和准平原化,表现为相互分离的平缓台地与大小盆地相间的地形,形成一些辐合状水系和放射状水系,前者如刚果盆地、乍得盆地的水系,后者如福塔贾隆高原、乔斯高原的水系等。在几内亚湾沿岸分布着一条狭窄的带状平原,其宽度随各地三角洲的大小不同而异,平原地势低平,沿海多沙洲和潟湖。 东非裂谷高原区 包括赞比西河以北、红海西岸卡萨尔角以南、刚果盆地和尼罗河上游盆地以东的大陆部分,是非洲地势最高、地表高差最悬殊、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地区。非洲大裂谷纵贯南北,长约4000公里,裂谷与两侧高地之间,往往形成悬崖峭壁,相对高差可达600~1000米。本区北部是由熔岩台地构成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是非洲大陆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著名的熔岩台地;高原上耸立着许多死火山,高度均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达尚峰高达4620米。中部是著名的“东非湖群高原”,裂谷底部由于熔岩的充填而被分割成许多闭塞盆地和深浅不等的湖泊;大裂谷错动所伴随的火山活动以及巨量熔岩的叠置,在大裂谷两侧形成高耸的熔岩台地和巨大的火山锥以及陡峭的悬崖和阶地,其中新期火山特别高大,如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火山和第二高峰肯尼亚火山(5199米),山顶终年积雪,属世界最高火山之列。南部为马拉维高地,地形以高原、台地为主,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东部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到沿海平原。许多河流自西向东切过陡崖,平行入海。从非洲之角到赞比西河口的印度洋沿岸,是宽窄不等的沿海带状平原,最宽处达200公里以上(肯尼亚境内),最窄处宽仅数米(索马里东北部)。平原地表平坦,外缘多沙丘、沼泽,中段沿海生长着茂密的红树林。 南非高原区 指刚果河与赞比西河分水岭以南的大陆部分,是全洲面积最大的高原。地表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古老的结晶岩广泛出露。莱索托地块因顶部有坚硬岩石保护而成为高台地,海拔达3000米以上,是本区最高处,沿海一侧的急斜坡构成雄伟的德拉肯斯山脉。高原南部边缘是开普山系,几条山脉东西向平行排列,山地崎岖不平,呈峻峭锯齿状。全区地形重要特征是宽浅盆地与桌状台地相间分布。卡拉哈里盆地是高原上最大的宽浅盆地,中间被一条东西向的低矮分水岭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卡拉哈里以荒漠、半荒漠为主,点缀着“岛状山”;北卡拉哈里多沼泽、湖泊和洼地(见卡拉哈里沙漠)。主要桌状台地有南非高地、津巴布韦高地、西南非高地等。东部沿海平原是非洲最大的平原之一,最大宽度400公里,平均海拔不到200米,地表平坦,多洼地和沼泽,沿岸有沙丘、潟湖和红树林。西部沿岸分布着著名的纳米布沙漠,海拔一般不超过500米,多巨大的流动沙丘,有蚀余高地和尖顶山。 沿海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在构造上与东非高原相似,主要由前寒武纪岩石组成,在古地台之上分布着广大的熔岩流,形成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原。地势东高西低,起伏不平的高原面被蚀余山和火山分隔为一系列盆地。高原东缘因断层而急剧下降,形成高峻的单面山和狭窄的滨海平原,海岸线平直。高原西坡呈阶梯状和缓下降,许多河流顺高原面西流入莫桑比克海峡,在阶地边缘形成一些瀑布、急流。西部沿岸为冲积低地,一般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土壤肥沃。非洲所属其他岛屿多为火山岛,一般面积不大,散布在西印度洋和大西洋。 矿藏在非洲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生成了多种丰富的矿藏,特别是在作为非洲构造基底的前寒武岩系中,由于岩层的变质程度不同,并受到不同程度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的影响,富集了很多大型的金属矿床,如铬、钛、钒、钴、铂、金、铀、铜、铁等。古老的含矿地层广泛出露。后期的岩浆活动也生成多种重要的矿藏,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垩纪喷发的金伯利岩筒,是金刚石的原生矿体,广泛分布在南部非洲地区。沉积矿床有南非的煤、锰矿,北非的磷酸盐矿,西非的铝土矿和北非、西非的石油等。 铬铁矿主要分布在南非和津巴布韦境内,合占世界铬铁矿总储量92.3%。南非的铬铁矿生成于布什维尔杂岩体,是世界最大的层状型铬铁矿。津巴布韦大岩墙长约500公里,宽5~10公里,其铬铁矿赋存于方辉橄榄岩中。塞卢奎铬铁矿生成于太古代绿岩带中,是世界上铬铁矿形成时期最早的代表,与马沙巴矿区同属世界品位最高的铬铁矿床。 铁矿赋存于前寒武系铁英岩内,利比里亚、几内亚、科特迪瓦、塞拉利昂、毛里塔尼亚和南非境内均有这类大型铁矿。南非德兰士瓦铁矿床是世界最大的铁矿床之一,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的宁巴铁矿床是非洲最大的铁矿床之一。 金矿储量约占世界一半。主要分布在南非、津巴布韦和加纳,多属世界上金矿床规模最大的含金砾岩型和太古代绿岩带金矿型。 铀矿主要有南非的前寒武纪砾岩型铀矿和尼日尔、加蓬的砂矿型铀矿,储量约占世界30%。 扎伊尔和赞比亚境内分布着世界著名的中非铜矿带,属砂岩铜矿型。西非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的铜矿是斑岩铜矿型。钴与铜伴生,中非铜矿带也是世界最大的钴矿产地,扎伊尔和赞比亚是世界钴矿储量最多的两个国家。 金刚石储量约占世界88%以上。南非的金刚石属原生矿床,生成于金伯利岩内;扎伊尔、安哥拉、纳米比亚、加纳等国的金刚石则产于富金刚石砂矿。 磷酸盐储量约占世界一半,主要分布在北非和西非,以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境内储量最大,矿床为沉积岩型的磷块岩。扎伊尔、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磷酸盐矿属内生磷灰石矿床。 西非和中非一些地区蕴藏丰富的铝土矿,是由含铝质母岩风化富集而成。其中几内亚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其次是喀麦隆、加纳、扎伊尔和塞拉利昂等国。 石油储量约占世界8%,天然气占5.5%。主要赋存于新生代至古生代沉积岩层中,储油、气层位较多,油质优良。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油、气储量最多。南非、博茨瓦纳、斯威士兰、津巴布韦等国有以硬煤为主的煤炭资源。 气候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热带气候在非洲占优势,有“势带大陆”之称。大部分地区属势带雨林气候、势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干旱气候。气温很高,除南、北两端和局部高山区外,约占全洲面积95%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最冷月(赤道以北为1月,赤道以南为7月)15℃等温线大致同南、北纬20℃线相吻合;最热月(赤道以北为7月,赤道以南为1月)平均气温,整个非洲大陆几乎都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达30~40℃以上。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南、北纬 15°之间地区一般不足6℃;南、北纬15°以外地区,除撒哈拉西部等局部地区处,一般在15℃以下;气温日较差则大于年较差,呈现热带大陆气候特色。 干旱区面积广大。全洲除赤道两侧的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沿岸以及大陆东南沿海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属多雨区外(年降水量可达1500~2000毫米以上),其他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形成广大的干旱与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 250毫米以下的干旱沙漠区约占全洲总面积2/5,其中撒哈拉沙漠广大地区不足50毫米,甚至多年不雨;250~500毫米的半干旱区约占全洲总面积1/5。两者合计近1800万平方公里,居各大洲之首;按其所占大陆面积的比例,则仅次于澳大利亚大陆。 非洲是气候纬度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大陆,各气候类型区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南北更替,并对称于赤道。大致赤道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带,由此带分向南北,渐次更替为热带草原气候带和热带干旱气候带,大陆南、北两端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上述气候特征是受大陆位置、形状、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非洲是世界上唯一为赤道中贯的低纬大陆,纬度位置南北对称,大部分地处热带,仅南、北边缘属亚热带,无温带和寒带。非洲又以高原大陆著称,地表起伏较小,大规模高大山系分布局限。纬度位置和地形结构决定了非洲大陆在气候类型组成上以热带类型为主,尤其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干旱气候范围大于其他各洲。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置三角形,2/3陆地在赤道以北,且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两侧,其东北部又与亚洲大陆毗邻,因而扩大了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带控制的热带干旱区范围,形成了横贯大陆东西、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陆轮廓单调,海岸线平直,缺少半岛和深入内陆的海湾,加之大陆边缘高地隆起,山地直逼海岸,导致了海洋影响的局限性,加强了大陆气候的干旱性。 洋流作为气候因素之一,尤其对沿海地带的气温和降水有重要影响。在非洲西海岸,南、北分别有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流经,中部有几内亚湾暖流。在东海岸,主要是莫桑比克暖流和马达加斯加暖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位移,对非洲大陆气候有更直接的制约作用。1月,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向东延伸,与亚洲大陆蒙古高压的西移部分相汇,高压中心在撒哈拉西北部。在高压控制下的非洲北部,气流下沉,东北信风带南移,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地中海地区则为局部低压,北非地中海沿岸处于西风带南缘,为气旋的行径带来冬雨。在赤道以南,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大陆上形成低压,其中心在刚果河流域。源于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北缘和西缘的热带南印度洋气团,经过暖流洋面,性暖湿而不稳定,受陆上低压摄引,盛吹东南信风,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山地和大陆东南缘德拉肯斯山脉东坡地区,形成丰沛的地形雨。源于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东缘的热带南大西洋气团,经过本格拉寒流洋面,比湿较低,性质稳定,对西南非纳米布沙漠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7月,赤道以北大陆气温升高,形成低压,并与亚洲大陆印度低压连成一体。东北信风带北移至北纬20°以北,仍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热;北纬20°以南地区,随着热带辐合带北上,盛行西南季风,经过几内亚湾暖流洋面的大西洋湿润气团,为几内亚湾沿岸和广大草原地区带来雨季。赤道以南地区,气温较低,形成高压,并与势已增强的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相连,多下沉气流,内陆广大地区又处于东南信风背风位置,西岸则为离岸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仅大陆南端,受南印度洋极锋影响,带来冬雨。赤道地区终年为低压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气候湿热;但东非高原部分,因海拔较高,出现以垂直分带为特征的热带高地气候。 气候类型区 热带雨林气候 包括赤道两侧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以及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等地区,终年高温、雨水丰沛,湿度较大,季节变化不明湿,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较差很小,赤道附近只有2℃,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 5~6℃。日较差大于年较差,一般在 8~16℃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以上,几内亚湾沿岸向风坡超过3000~4000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虽然有两个或一个多雨季之分,但无真正的干季。 热带草原气候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两侧、东非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中部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各月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气温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越少气温越高,反之则低。气温年较差从沿海地区的 5℃增加到内陆的10℃左右。年降水量一般为500~1000毫米,分布趋势从热带雨林气候区向外递减。非洲南、北两半部的干、湿季变化相反,北半部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10月为雨季;南半部5~10月为干季,11月至翌年4月为雨季。 热带干旱气候 又分热带沙漠气候和干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包括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及其边缘的干草原地带和南部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纳米布沙漠及其周围地带,以及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热带干旱气候区。终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从干草原地带向沙漠中心地区递减,最少只有几毫米。气温变化剧烈,撒哈拉沙漠中心地区的日较差28~33℃,极端最高气温达50℃以上;气温年较差17~22℃。卡拉哈里地区的雨量多于撒哈拉地区 ,因而草原面积较大。纳米布沙漠因受本格拉寒流影响而多雾。 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和南非南端开普敦附近地区。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干热少雨,冬季受温带气旋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的特点。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7月在25℃以上。南端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气温稍低,如开普敦2月平均气温只有20℃。 亚热带高地草原气候 分布在南非高原南部的“高维尔”地区,是非洲面积较小的气候类型。由于这里地势较高且纬度偏南,因而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下;年降水量250~750毫米,3月和11月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6~8月多霜。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在南非东南沿海德拉肯斯山脉坡麓地带,也是面积较小的气候类型。终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热带高地气候 分布在高度较大的东非高原山地区。气候带随海拔而变化,垂直地带性明显,例如埃塞俄比亚高原,1500~1700米以下为灌木草原和半荒漠气候景观带,年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下;1500~1700米到2500米为稀树草原和森林草原带,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2500~4000米为稀树草原和高山草原地带,年平均气温降到15℃以下,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4000米以上为高山寒冷气候带,有的地方已达雪线以上。 河流和湖泊非洲大陆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势特征,决定了其水系多流入大西洋(包括地中海);干旱地区广大和大陆边缘多山,形成了大陆内流区和无流区面积广大及沿海河流短小的特点。大陆东部南北纵贯的主要分水岭,把全洲水系分为大西洋流域和印度洋流域两大部分。外流区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占全洲总面积67%,其中印度洋流域约占外流区面积的26.6%,大河较少;大西洋流域面积广大,占外流区面积的73.4%,地势低平,全洲的大河多分布于此。由流区与无流区面积 9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洲面积33%左右,包括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以及东非大裂谷湖区、旭特高原等地区。 降水地区差异悬殊的特点,决定了非洲水系的分布格局。赤道地带终年多雨,水源充足,地表起伏不大,河流众多,河系发育健全,形成世界著名的刚果河水系。大陆东南部地区,终年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地表径流充足,形成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等较大水系,河网密度也较大。广大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地表径流,因而河流稀少,水系发育不全,河网密度很小。 非洲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从降水与径流变化之间的关系来看,河流水文特征有以下几个类型:①赤道型,水源得到赤道两侧降水的交替补给,水量丰盈,水位比较稳定,流量季节变化不大,流量过程线一般为两高两低型。②几内亚湾型,水量较丰富,其变化主要受几内亚季风的影响,最大水量出现在7~9月,汛期水量一般占全年水量的1/2至3/4。③热带型,流量季节变化比较显著,水位变化很大,汛期出现在多雨的夏季或秋季(北半部8~10月,南半部2~4月),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1/2以上。④沙漠型,多为间歇河,水位变化很大,季节变化规律不明显,洪峰出现的次数及大小主要取决于降雨情况。⑤地中海型,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洪水期出现在多雨的冬季,水量占全年的1/2以上,枯水期出现在干热的夏、秋季。 全洲流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大河有刚果河、尼罗河、尼日尔河与赞比西河,4 条河的流域总面积占全洲外流流域面积的 1/2。有些大河流经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各河段的水文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分别属于不同的变化类型。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北流注入地中海,全长6671公里,是世界最长河流;流域面积287.5万平方公里,入海年平均流量2300立方米/秒。上游流经多雨区,水量丰富,季节变化较小。喀土穆至阿斯旺河段,由于河床基岩软硬不同,形成一系列瀑布、峡谷。开罗至河口段,河流分汊入海,形成广大、富饶的三角洲(见彩图) 刚果河发源于扎伊尔南部的加丹加高原,注入大西洋,全长464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 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4130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和流量次于南美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二位。水量稳定,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区河流水文特征。上、下游河段流经高原、陡坡和峡谷,形成一系列瀑布,极富水力资源;河口处宽达数公里,形成较深的溺谷,是非洲大河中唯一的深水河口,有利于航运。 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境内的福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4160公里,流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入海年平均流量6340立方米/秒。上、下游支流众多,流经多雨区,水量丰富,在河口形成广大的三角洲。 赞比西河是南部非洲的最大河流,发源于赞比亚西北部边境山地,注入印度洋的莫桑比克海峡,干流长2660公里,流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上、中游流经高原、槽谷地带,多急流、瀑布,富水力资源。有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水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6000立方米/秒。 非洲的湖泊较多,面积大小悬殊,湖水深浅各异。较大的湖泊多为断层湖,集中分布在东非裂谷带内,一般湖形狭长,湖底深陷,湖岸多陡崖峭壁,如坦噶尼喀湖,南北长720公里,东西宽48~70公里,面积329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00米,最大深度1470米,是世界第二深湖。马拉维湖南北长560公里,东西宽32~80公里,面积308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72米,平均水深273米,最大水深706米,低于海平面234米,是非洲第二深湖。 在内陆盆地和高原洼地还分布着一些凹陷湖,是由于地表升降或挠曲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后形成的,多为圆形,一般深度不大。最大的凹陷湖是维多利亚湖,平均水深40米,面积69000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乍得湖也是著名的内陆湖泊,它是内海遗迹,因处于干旱地区,蒸发强烈,面积逐渐变小,湖面随季节不同而变化,雨季达2.2万平方公里,干季缩小到1万平方公里左右。 土壤、植物和动物非洲土壤、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与气候带一样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南北对称的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赤道地区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及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富铝化过程强烈,发育着砖红壤、砖红壤化红壤和红壤土,有机质含量较低,铝、铁集聚,全剖面呈酸性到强酸性反应。与气候、土壤相适应,热带雨林植被繁茂,植物种类成分异常丰富,森林结构复杂多样,高大的乔木占绝对优势,但无明显的群落优势种。林下藤本植物茂密,还有大量的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高大乔木树干的基部常形成板状根,并有老茎生花现象。最常见的植物有梧桐科、桑科、豆科、木棉科、番木瓜科等,还生长有多种名贵的经济林木,如西非乌木、非洲紫檀、非洲梧桐、非洲楝、非洲桃花心木、大绿柄桑、黄梨木以及椰子树、可可树、橡胶树等。热带雨林环境特别适于热带森林动物的生存繁殖。有众多的树栖动物,特别是各种猿猴类,其中灵长类的类人猿以大猩猩和黑猩猩为代表。主要的有蹄类动物有森林羚羊、野猪、水牛和小河马等,森林边缘地带有长颈鹿、狮、豹、各种灵猫、非洲象等。鸟类有数百种之多,典型的种类有鹦鹉、鸠鸽、孔雀、犀鸟、巨嘴鸟、太阳鸟、蕉鹃等。昆虫、两栖类和爬虫类等变温动物在热带森林中得到了最大的发展。萃萃蝇是非洲特有的一种双翅目昆虫,在南北纬15°之间的热带非洲广泛分布,是昏睡病的主要传播者,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热带草原气候区 在北纬10°~17°、南纬15°~25°之间以及东非高原广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土壤富铝化作用不明显,发育着热带红棕色土和棕色土,矿质养分含量较多。这里是世界热带稀树草原的最大分布区。植物群落中主要是大型的禾本科草类,点缀着散生较矮的乔木(见彩图)。从群落外貌看,可分为3大类型:①乔木稀树草原,分布在夏季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苏丹草原带和南部非洲),面积最广。禾本科草类生长茂盛,高约1米,构成稠密的草丛,中间有旱生乔木和灌木,典型的树种是伞状金合欢和波巴布树(见彩图),还生长有棕榈科和木本的大戟属植物。②灌木稀树草原,分布在夏季降水量300毫米左右的地区,组成植物除草类外,还有小乔木和灌木,也夹有一些不高的具有平顶树冠的各种金合欢树。③禾草稀树草原,分布在夏季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区,呈斑块状散布在热带稀树草原带内。草本植物主要由高大的禾本科草类组成,有的高达1.5~3.5米,主要有须芒草属、黍属、绿草属、雀稗属、狼尾草属等。草丛中散生着小树。这里栖息着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热带稀树草原动物群,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分布普遍,其中有许多特有动物。有蹄类是这里的景观动物,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均居世界各洲之冠。优势种类有多种羚羊、斑马、犀牛、河马、长颈鹿等。典型食肉动物有狮、猎豹、豹、鬣狗、豺以及各种小型食肉类。代表性鸟类有响密、巨翅夜鹰、裸颈鹳、红嘴狄奥鸟、鸵鸟、蛇鹫、非洲、盔头珠鸡等。 热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 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广泛分布着漠境土,有机质含量很低,全剖面呈碱性或强碱性反应。这类土壤的养分贮量较高,在灌溉条件下可种植作物。在排水不良地区,分布有盐碱土;还有沙土和石质土。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植物种类贫乏,以各种禾草和灌木为主。为了适应炎热干燥的生态环境,它们具有特殊的旱生结构以减少蒸腾面积,保持水分。由于荒漠、半荒漠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各地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有差异。沙质荒漠的典型植物有白刺、柽柳属的一些种。砾质荒漠以沙蓬、沙拐枣为主要成分。石质荒漠的典型植物是多刺的垫状灌木,主要有假木贼属、麻黄属、紫茉莉属植物,局部地区在岩石表面生长有苔藓、地衣。盐质荒漠的典型植物主要有猪毛菜属、碱蓬属、合头草、盐瓜瓜、假木贼、盐穗木、盐节木以及菊科的一些属。荒漠动物区系在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上都比较贫乏。动物群的大多数都是耐旱、适应缺水的广适性类型。主要是有蹄类动物,如北非的单峰驼、野驴、瞪羚、斑马等。荒漠山地栖有灵长类动物狒狒,以提贝斯提高原为最多。啮齿类有跳鼠、砂土鼠、沙兔等。荒漠中有蛇类和晰蜴等爬虫类。鸟类有鸵鸟、沙鸡、漠百灵、燕尾鸢等。还有非洲特有的蚁冢。(见彩图) 地中海气候区 发育着地中海型红色土、棕色土和栗钙土,表土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呈中性到微碱性反应,肥力中等。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灌丛。夏季干热的生境条件使植物有旱生构造,如叶片坚硬、多茸毛、无光泽、呈刺状、以茎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等。冬季暖湿的气候条件使这里的植物得以终年生长,成为常绿型。植被类型主要为栎林、油橄榄矮林、灌丛,多分布在阿特拉斯山地的低山丘陵区。山地东部主要为刺叶栎、巴勒士登栎林;山地西部气候较湿润,主要为栓皮栎林,混生有岩蔷薇属,下木层有染料木属等。油橄榄是典型的地中海植物,常分散于灌木群落之中。灌木主要有矮棕榈、常绿硬叶砾类和忘忧枣等。草本植物主要为阿尔法针茅,还有草白蒿、刺三芒草、猪毛菜等。大陆南端地中海气候区的面积较小,但植物区系属好望角植物区,特有种非常丰富。植被类型主要为山龙眼、欧石楠矮林、灌丛。群落成分主要有银树、非洲山龙眼、革叶欧石楠、粘欧石楠等。乔木较少,只有南欧松等。草本植物有黄茅、画眉草属等。多种著名花卉的原产地,如百合科、石蒜科、鸢尾属、天竹葵属、罂粟属等许多名花,均由此移植到其他各洲。本区动物与非洲其他地区有某些差异,它们具有适应森林灌丛的特征。阿特拉斯山地的代表动物是北非蛮羊和无尾猿,其他哺乳动物有北非鹿、熊、狐、跳鼠、鼹鼠等。鸟类以鹰为代表。 其他地区 除上述地带性土壤外,非洲各地还发育有多种隐域性土壤。在大河流的谷地,特别是尼罗河谷地及其三角洲发育有草甸土。在地势低洼、气候湿润、地表容易形成积水的滨湖沿河地区,分布有沼泽植物,较普遍的植物是纸莎草、混生一定数量的大叶莎草、芦苇、羊草、伞房花、序藨草、稗属、香蒲属等。沼泽的下层植物有塞内加尔蓼、蕹菜、掌叶牵牛、埃及丝瓜、苦草属和各色莲花。在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山地或岛屿上,分布有火山灰土;还有分布在大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的冲积土等。 发展简史非洲是世界古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居住在尼罗河下游的埃及人就发展起灌溉农业。公元前3188年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和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流域,公元初也分别建立起著名的阿克苏姆、加纳等王国。 公元7世纪,西亚的阿拉伯人开始向非洲迁移,682年抵达大西洋岸,使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在北非地区得到传播,并陆续建立起一些阿拉伯人的国家。大致与此同时,基督教传到红海地区,7~14世纪,先后出现了几个繁盛的基督教国家,阿克苏姆王国也被基督教国家阿比西尼亚所取代。中世纪,北非和东北非已全面进入封建社会;西非洲的农牧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达到较高的水平。塞内加尔河流域的加纳王国在 9~10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13世纪后马里、桑海等王国相继兴起。中世纪后半期,非洲中南部广大地区也陆续建立起许多王国。 从15世纪起,葡、西、荷、英、法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活动,竞相攫取财富,掠夺殖民地,到1876年,非洲10.8%的土地沦为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只剩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殖民地则占全洲总面积的96.1%。 非洲人民为了摆脱奴役和压迫,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1922年埃及人民首先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相继独立。至1985年,非洲共有51个独立国家,占全洲总面积97.2%,占总人口99.7%。 居民1984年非洲共有居民 5411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次于亚、欧两洲,居世界第三位。几百年来,非洲人口数量的变化,经历了很大的起伏过程。公元1000年,非洲人口总数为5000万,1400 年增至7400万,1600 年达90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相应为18.2%、19.8%和18.6%。15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进行长达400多年的奴隶贩卖活动,据估计使非洲损失1亿人口。到20世纪初,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降为1/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非洲国家独立后,非洲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自然增长率高速增长,人口总数从1900年的1.3亿增加到1984年的54110万,80多年间净增3倍,是同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一洲。 全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7.8人,低于欧、亚两洲。由于各地开发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口密度有显著的地区差别。尼罗河下游谷地及三角洲地带每平方公里达1000人左右,为全洲人口最稠密地区。西北非沿海平原、东非高原滨湖地区、南非东南部工矿区和西非几内亚湾以北地带,也是人口密度较高地区,每平方公里100~200人。而内陆地区每平方公里仅2~10人,广大荒漠区和雨林沼泽地区还有大面积的无人地带。海上岛屿国家,一般人口也较密。 在年龄构成中,由于非洲人口出生率较高,青少年比重很大。全洲约2/3的人口为农业人口,高于其他各洲,有的国家高达8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展,近年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全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14.5%上升到1982年的28%,其中南部非洲和北非已超过40%,有的国家高达60~70%。全洲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从1950年的 6座发展到1980年的45座,其中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达19座。 非洲居民的种族、民族和部族构成非常复杂,这是由于土著各族人民历史上的多次迁徙、阿拉伯人等从亚洲移入以及殖民者的移民所造成的。尼格罗人种占全洲人口2/3以上,其余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还有一部分过渡型和混血人种。 尼格罗人种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广大地区,按语言和地区分布的不同,可分为苏丹语系尼格罗人和班图语系尼格罗人。苏丹语系尼格罗人分布在撒哈拉和赤道之间的地带,以乍得湖为界又分为东苏丹人和西苏丹人。班图语系尼格罗人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南地区。 欧罗巴人种以阿拉伯人为主,集中分布在北非和东北非地区,绝大部分操阿拉伯语,信伊斯兰教。属于欧罗巴人种的民族还有撒哈拉地区讲柏柏尔语的柏柏尔人和讲富尔贝语的富尔贝人等。属闪含语系。 蒙古人种集中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多数是古代从东南亚迁来的,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多从事农业,信天主教和原始宗教。 在东北非一带居住着埃塞俄比亚人种,是介于欧罗巴人与尼格罗人之间的过渡型人种,也属于闪含语系。在南部非洲荒漠、半荒漠地区还居住有人口不多的萨恩人(布须曼人)和科伊人(霍屯督人),既具有尼格罗人的特征,又具有蒙古人的特征,属科伊桑语系。在中非热带地区还有零散分布、人数不多的俾格米人,讲邻近的尼格罗人的语言,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 此外,还有晚期的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包括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叙利亚人、黎巴嫩人和华人。来自欧洲的移民有400多万,绝大部分住在南非。 经济地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独立后,民族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摆脱殖民主义的经济控制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目前多数国家尚未脱离历史上形成的经济落后状态,均属发展中国家。1981年全洲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2.8%。 经济结构畸形。片面发展供出口的农、矿产品,粮食一般不能自给,制造业薄弱,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洲内生产力分布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都位于沿海,最不发达的国家多数在内陆;商品性农业基本上都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制造业则高度集中于少数海港城市,尤其是一些国家的首都。 农业 农业是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全洲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约占24%,不少国家超过40%,有的国家高达60%以上;约有60%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全洲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仅次于矿产,约占出口总值的30%,有些国家农产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0~90%以上。 非洲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历史上都曾是重要农业国,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等原因,却成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最落后的一洲。农业耕作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迁徙农业和锄耕农业在许多国家仍占优势;经济作物畸形发展,多数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畜牧业地位重要,但生产率和商品率较低;林业发展较快,又多为外资控制;渔业生产落后,淡水渔业占有较大比重。 种植业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非洲种植业的两大部门。 非洲粮食作物共有20多种,除麦、稻、玉米、小米及御谷、高粱、薯类外,还有非洲特产的木薯、大蕉、椰枣、薯芋、芭蕉等。其中以玉米、高粱、小米、木薯、大麦等粗粮为主,合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细粮作物小麦和稻谷仅占 20%左右。玉米是一般居民的主粮,种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较广,以南部非洲最为集中,南非、津巴布韦和马拉维是主要生产国;东非高地也广泛种植,肯尼亚、乌干达有大型玉米农场;北非的埃及、摩洛哥和西非的加纳、几内亚、贝宁等国也均有较多分布。高粱和粟类是非洲传统的粮食作物,尼日尔河和尼罗河中游地带是两大高粱产区。粟类分布比较广泛,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是主要生产国。小麦和大麦是冬季作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各国和南部非洲。稻谷生产集中分布在埃及和马达加斯加等少数国家;近年来,几内亚湾沿岸、尼日尔河中游和刚果盆地东部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木薯是最大宗的传统粮食作物,是热带非洲农村居民的主要口粮,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全洲,尤以南、北纬16°之间的热带地区种植最为普遍。 经济作物在非洲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非洲是世界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和主要出口地区之一,有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咖啡、可可、茶叶、甘蔗等,还生产烟叶、橡胶、除虫菊、丁香、椰子、香蕉以及非洲特有的乳香、没药、卡里特果、可拉果、阿尔法草等。一些经济作物在世界总产量和贸易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如1980年,非洲的剑麻占世界总产量的43.8%和总出口量的54.1%,棕仁相应为40%和72.1%,可可为59.5%和72.7%。剑麻集中分布在东非沿海地区,最大生产国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其次是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埃及和苏丹是非洲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两国占世界长绒棉产量的80%以上;其他产棉国还有坦桑尼亚、乍得、南非、马里、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等。可可主要分布在西非和中非沿海地区,尤以加纳、尼日利亚和科特迪瓦等国为多。西非是非洲花生的主要产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花生出口地区,除塞内加尔和冈比亚是花生单一生产国外,还有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乌干达等生产国。油棕是西非和中非森林地带及稀树草原地区的特产,主要生产国有尼日亚、扎伊尔、科特迪瓦、贝宁等。腰果生产集中在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沿海地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咖啡生产与出口仅次于拉丁美洲,广泛种植于热带非洲20多个国家,科特迪瓦是非洲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埃塞俄比亚是阿拉伯种咖啡原产地,是非洲第二咖啡生产国。天然橡胶主要产于西非沿海诸国和中非地区。非洲还是世界除虫菊的主要产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是主要生产国。东非一些岛屿是许多名贵香料的产地。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每年生产和出口丁香约1万吨,占世界产量和出口量的80%;其他较著名的香料还有马达加斯加的华尼拉、塞舌尔的薄荷、科摩罗的茉莉、埃塞俄比亚的乳香和没药。北非诸国和南部非洲还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 畜牧业 在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各国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其地理分布可大致分为4个地区:东非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是非洲重要的牧业地区,大约集中了全洲1/3的牛、1/4的羊和1/2的骆驼;苏丹地区,包括苏丹和萨赫勒诸国,是仅次于东非的牧业地区,主要牲畜为牛、绵羊、山羊和骆驼;南非地区,包括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主要饲养牛和绵羊,有著名的美利奴羊和卡拉库尔绵羊;北非地区,包括地中海沿岸诸国,主要牲畜是绵羊、山羊、骆驼、牛和役畜马、驴、骡。 林业 非洲是世界热带木材的重要产区之一。主要生产国有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扎伊尔、刚果、加纳、喀麦隆、加蓬、苏丹和南非。这些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大都在50%以上。以采伐为主,木材消费结构中,薪炭林的比重较大。 渔业 一些非洲国家的主要农业部门之一。各国独立后,渔业有较快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目前生产以海洋捕捞为主,淡水捕捞次之。主要海洋渔业生产国有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塞内加尔、摩洛哥、坦桑尼亚、加纳和安哥拉等。主要淡水渔业生产国有乍得、马里、扎伊尔、尼日利亚、埃及、喀麦隆和坦桑尼亚等。 工业 非洲拥有发展工业的丰富资源,各国独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但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全洲的工业产值仅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左右,而且各国之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 采矿业 为突出的工业部门。1979年采矿业占全洲国民生产总值的19%,占出口总额的 2/3。金、金刚石、铜、钴、铬、磷酸盐等矿的开采历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天然气、铁、铀、铝土等矿的大规模开发,采矿业获得巨大发展。1980年金刚石、钴、金、铬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2%、70%、60%和42%,铂、钒、铀、锰、磷酸盐等矿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至1/3,其他如锑、铜、铝土、石棉、石油、铁等也占重要地位。按产值计,石油居各矿之首,其次是金、铜、金刚石等。主要矿区有撒哈拉区(石油、天然气等)、阿特拉斯区(磷酸盐等)、西非区(铁、铝土、铀等)、几内亚湾沿岸区(石油、锰、铀等)、刚果盆地区(钒、钴、铜、金刚石等)和南非区(金、金刚石、铜、铬、锰、钒、铀、石棉等)。尼日利亚、利比亚、南非、阿尔及利亚和扎伊尔是非洲五大矿业国。 制造业 非洲多数国家制造业薄弱。1979年制造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一般均以轻工业为主,纺织和食品为其两大部门。重工业中以矿冶为主,较发达的是炼油以及炼铜、炼铝等有色冶金工业。少数国家初步建立了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但规模一般都不大。电力工业发展较快,以水电为主。南非集中了全洲制造业产值的1/3以上,其次是埃及、阿尔及利亚、扎伊尔、科特迪瓦等国。 交通运输业 随着殖民者为加强掠夺而发展起来,多数线路从沿海港口伸向内地农矿区,彼此之间互不联系,国内各地区以及各国之间交通不便。各国独立后,发展较快,新的线路相继兴建,现代化车站、码头不断出现,但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全洲远未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除南非和西北非地区外,只有一些零散的区域性的交通运输网。大宗初级产品的输出,造成货流的单向性,运出量远远超过运入量。 铁路 全洲现有铁路8万多公里,约占世界铁路总长的6%,按密度计算,居世界各洲的末位。约1/4的路线集中在南非,其次是北非和西非沿海地区,以及扎伊尔、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铁路一般布局分散,轨距杂,标准低,设备简陋,全洲尚未形成统一的铁路网。营运水平很低,平均每公里线路承担的货运周转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铁路货运仍以矿产和农林产品为主。现在不少国家重视铁路的改造和建设。除世界闻名的“坦赞铁路”已于1975年建成通车外,还有许多新线正在施工和规划中。 公路 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在客、货运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全洲共有各种公路 160多万公里,其中沥青路面20 多万公里。南非、几内亚湾沿岸国家、西北非诸国的公路网最为密集。不少国际公路,如北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南联尼日尔和马里、长约3000公里的纵贯撒哈拉的公路;西起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东至肯尼亚的蒙巴萨、长约6000公里的横贯非洲公路等,都在规划和兴建中。 海运 在运输业中也占重要地位,担负着各国进出口货物的绝大部分运输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港口建设和海运事业发展较快。目前,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都有现代化的港口,许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船队。海运量较大的国家有石油输出国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铁矿石生产国毛里塔尼亚和利比里亚以及南非、摩洛哥和埃及等。随着矿物资源开采量和出口的增加,出现了一些专用的石油和矿石输出港,如利比里亚的布坎南、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南非的萨尔达尼亚、安哥拉的木萨米迪什等矿石输出港,尼日利亚的邦尼和福卡多斯、利比亚的锡德尔和祖韦提纳等石油输出港,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泽天然气输出港等。 参考书目 苏世荣等编著,《非洲自然地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8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