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绳纹时代 |
释义 | Shengwen Shidai 绳纹时代(卷名:考古学) 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其文化称绳纹文化。因当时使用的绳纹式陶器而得名。晚于无土器时代即日本的旧石器时代,早于弥生时代,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上限约为公元前8000年,但有的学者认为绳纹时代的上限不超过距今约5000年;下限因地区而稍有不同,大体在前3世纪或稍后。根据绳纹式陶器的演变,可分早、前、中、后、晚5期。除了时期不同以外,绳纹文化又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从1877年发掘大森贝冢以来,绳纹文化的遗址大量发现,其分布遍及从北海道到九州的日本全境。 生产工具和生产活动 石器可分为打制和磨制两大类,前者有石镞、石铲、石枪、石锥和石斧等,后者有石斧、石镞、石磨棒和石磨盘等。随着年代的推移,磨制石器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但打制石器始终占主要地位。 多数学者认为,除采集一些可供食用的植物外,直至绳纹时代后期,农业还没有产生。尽管学术界有各种关于当时已有农业的论说,但均未能提出决定性的确证。在晚期的遗址中,发现有炭化稻米及印有稻壳痕迹的陶片,说明此时已有农业。 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从早期开始就使用弓箭。在千叶县加茂、青森县是川、滋贺县滋贺里等遗址里,都发现了木弓。箭头以石和骨角制成,形制分无铤和有铤两种,但后者仅流行于后期和晚期。石枪也是狩猎工具,但使用不很普遍。 渔捞也是主要的生产活动。鱼叉和鱼钩都有兽骨、鹿角等制成。鱼叉安有木柄,叉头有各种不同的型式。中期以后,东北地区流行“离头叉”,叉头穿绳索,射中后与柄脱离,以绳索回收。鱼钩因鱼种的不同,亦有许多型式。石制的和利用陶器碎片制成的网坠,说明当时已使用鱼网。在千叶县的加茂和检见川等遗址中还发现了独木船的遗存。 大量捕捞贝类水产动物,是渔捞的一个重要方面。食用之后,贝壳与兽骨、鱼骨等弃掷在村落、房屋附近,久而形成贝丘。最大的贝丘面积达1万平方米,厚在3米以上。房屋的废址和墓葬往往埋没在贝丘中。 村落遗址 村落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房屋一般都是竖穴式的,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类,从早期到中期面积随年代推移而增大。早期的竖穴式房屋内不设炉灶。从前期开始,屋内中央设炉灶,中期以后炉灶始有用石块堆砌的。早期、前期的村落规模甚小,房屋不过数座。中期的村落较大,房屋往往排列成环状,形成一圆形中心广场;以新潟县冲之原遗址为例,广场直径为130米,周围有房屋约百座,但年代早晚不同,估计同一时期内至少有10座。后期和晚期的村落有向低处转移的趋向。有些房屋用石块铺地,中央亦设炉灶,但从各种迹象看来,不是一般的住房,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在绳纹时代,亦有利用自然的岩阴和山洞作居处的,爱媛县上黑岩遗址、长崎县福井遗址、千叶县铊切遗址等便是例证。 陶器 绳纹时代的陶器,统称绳纹式陶器,以饰有绳纹而得名。绳纹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用绳直接在陶坯上滚压而成,另一种是用缠有细绳的圆棒滚压而成。但在绳纹式陶器中,也有许多不施绳纹而施其他各种纹饰的;施纹的工具和方法各有不同。年代最早的“隆线纹”陶器和“爪形纹”陶器,均不施绳纹。陶器主要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烧成温度较低,约为600~800℃,多呈黑褐色或茶褐色。早期的陶器都属炊器(“深钵形器”),其特点是敞口、尖底。到了前期,炊器由尖底变为平底,这可能与炉灶从屋外移入屋内有关;前期后半,又出现了贮藏用和盛食用的浅钵形器、壶形器等容器。中期的陶器式样增多,炊器附有把手,容器亦有附提梁的,器物上装饰繁杂,以厚重华丽为特点。到了后期和晚期,纹饰转向简素,但器物种类激增,出现了各种容器和浅皿、高脚杯、带流的壶及香炉形器等等,器形的复杂超出了实用范围,可能与礼仪、祭祀等有关。陶质偶人从早期到晚期都很流行,偶人形象怪异,具有女性特征,形制随年代推移,而渐趋复杂。这种陶偶的制作当与宗教信仰有关。 装饰品 主要为耳饰、腕饰、腰饰和发饰等。耳饰多为玦状,有玉石制的和陶制的,通用于男女老幼。腕饰主要是贝制的镯,多用于女性,很普遍,据墓葬发掘,有两腕共戴26个之多的。腰饰是骨制品,多用于男性。发饰有骨制的笄和栉,多为女性所用。中期已有大型的椭圆形玉珠,其分布以中部地区为中心。最具日本民族特色的勾形玉珠亦在各地晚期的遗址中被发现。(见彩图勾形珠) 墓葬 绳纹时代的墓葬,因年代推移而不断变化。墓圹多为土圹。中期间有利用竖穴式房屋废址作墓穴的,称“废屋葬”。后期和晚期,东北地区有用石块堆砌的石棺墓。早期和前期,尸体都为屈肢。到了中期,开始有直肢葬,以后逐渐增多,但屈肢葬仍占多数。从中期开始,出现了幼儿瓮棺葬,多埋在房屋入口处的地面下。成人的瓮棺葬,出现于后期的东北地区,但尸骨是二次葬入的。二次葬在早期即已出现,到晚期有将骨殖盘叠成正方形的,称“盘状积集葬”。墓中除多数为单人葬以外,也有夫妇、亲子的合葬。属于后期和晚期的冈山县津云贝丘,埋葬着数以百计的尸骨,按性别不同,作有计划的排列,说明当时已有明确的公共墓地和一定的埋葬礼俗。除死者身上佩戴的装饰品外,一般缺乏随葬器物。 < 人骨的研究 据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绳纹时代的居民是现代日本人的祖先。由于生活条件困难,15岁以下的儿童不计,人的平均年龄为31岁。对人骨的研究证明,从后期到晚期,各地普遍流行拔牙的风俗,不分男女,拔牙都在青春期进行,推测是被接收为正式氏族成员时所举行的一种仪礼。 参考书目 八幡一郎:《世界考古学大系》第一卷(日本先縄文、縄文时代),平凡社,東京,1959。 江坂辉弥等:《縄文土器と贝塚》(《古代史僀掘》第二卷),讲谈社,東京,1973。 江上波夫监修:《考古学ゼミナ一ル》,山川出版社,東京,197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