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维吾尔语 |
释义 | weiwu’eryu 维吾尔语(卷名:民族) Uygur language 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人口约595万。在国外,苏联的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加盟共和国境内也有分布。中国分中心、和田、罗布3个方言。 维吾尔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改用拉丁字母,后根据推行情况,又恢复了原文字。标准语以中心方言为基础,以伊犁—乌鲁木齐语音为标准音,其特点是: 语音 ①有ε、a、═、o、y、u、i、e 8个元音。前面6个舌位前后相对的3对元音,是元音舌位和谐的主体。以舌位和谐为基础的唇状和谐已趋于松弛。o和═只出现在第一个音节。 如ajaq“脚”、εmεs“不是”、toluq“完全”、═dεk“鸭子”。i和e既可和前元音也可和后元音出现在一个词里。如jilan“蛇”、jikεn“香蒲”、jeza“乡下”、kem媅“船”。i和e常作为ε和a的弱化形式出现,即单音节词中的元音a和ε因加附加成分而处于音节末尾时,一般弱化成e,如at“马”,et-im“我的马”;bεl“腰”,bel-im“我的腰”。 多音节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中的a和ε因加附加成分而出现于音节末尾时,一般弱化成i, 如ata“父亲”,ati-si “他的父亲”;i∫lε“工作”,i∫li-di“他工作了”。元音弱化也体现在历史音变中,如许多古突厥语词第一个音节里的a和ε在维吾尔语里变成e:eriq 词汇 构词法以词根加附加成分为主,如jεr(土地)+lik乛jεrlik“当地的”;也有词根加词根的方式,常见的是:并列型,如qi∫(冬天)+jaz(夏天)乛qi∫-jaz“四季”;修饰型,如ta∫(石头)+jol(路)乛ta∫-jol“公路”;谐音型,如掵aj(茶)+paj乛掵aj-paj“茶之类”。借词主要包括不同时期借入的汉语词,信奉伊斯兰教后借入的阿拉伯、波斯语词,现代借入的俄语词以及国际通用术语等。 方言 中心方言主要分布在东起哈密、西至伊犁、南括喀什的广大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和田方言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9%。罗布方言主要分布在尉犁县东河滩和若羌县米兰乡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0.3%。方言的差别主要是语音和词汇。中心方言(尤其是南部喀什话)与和田方言差别不大,与罗布方言的差别显著。罗布方言的主要特点是: ①第二音节的a和ε不弱化, 如kalasi(罗布)~kalisi(标准语)“他的牛”,yzmεdim(罗布)~yzmidim(标准语)“我没摘” ②元音和谐,特别是唇状和谐严整,═、o的出现无音节的限制,如═ tk═ rm═(罗布)~═tkεrmε(标准语)“粗筛”,boto(罗布)~bota(标准语)“驼羔”③词末辅音同化附加成分的起首辅音而形成多种形式。如标准语的复数附加成分只有-lar 和-lεr 两种形式,而罗布方言则有-lar、-lor、-lεr、-l═r、-zar、-zor、-zεr、-z═r、-tar、-tor、-tεr、-t═r、-sar、-sor、-sεr 15种形式。 参考书目 朱志宁:“维吾尔语概况”,《中国语文》1964年第2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