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蒋介石 |
释义 | Jiɑng Jieshi 蒋介石(1887~1975)(卷名:政治学) ![]() 蒋介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专制主义和个人独裁主义。其具体表现为:①反对共产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的政治理论“重视经济,近于民生主义”,但“却不重视民族和民权主义,而且共产党人倡导民生,亦只重视一个阶级的利益,而不兼顾全民的利益”(《三民主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他攻击共产主义,“不仅不切合中国的国计民生,违反了中国固有文化精神,而且根本忘记了他是一个中国人,失去了要为中国而学,亦要为中国而用的立场”(《中国之命运》)。②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高唱自由,虽然注重民权,并以全民利益相号召。“但实际上资本的气味太重,不能给民生问题以完满的解决”,“不能算是真正的民权主义”(《三民主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③提倡封建专制主义。蒋介石标榜自己是孙中山的忠实继承人,信奉三民主义。但他舍弃了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及其积极内容,片面夸大其唯心主义和消极因素,把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保守的儒家学说等同起来,宣扬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到孙中山的道统思想,将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归纳为“唯生论”和“力行哲学”,标榜“诚”。他说:“诚是革命的原动力。”他将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等同于静止的修养之道,说:“知的本源在于人类的本性,不必外求。”宣扬力行哲学,说:“这一个诚字,就是力行的神髓。”他宣扬礼义廉耻四维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他宣扬忠孝,要人民为他的独裁政治尽忠尽孝。他宣扬和平,要老百姓对他的独裁统治俯首贴耳。他还宣扬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要人们为他的独裁统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还提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认为要建设健全的国家就要“以党治国”,即以国民党指导、监督国民政府,“不许有第二个思想来扰乱中国”,“不能允许有第二个党来攻击国民党”,国民党党员对党的总裁要忠诚拥戴,绝对服从。他反对和仇视任何民主政治。为了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他在军政系统建立各种特务组织,如中统、军统等,用恐怖手段残酷地镇压异己;同时又在全国开展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如进行“军人精神教育”、“党化教育”、“尊孔读经”和“新生活运动”等,提倡盲从和愚民哲学。在对外关系方面,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对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忍让和妥协态度,强调攘外必先安内,说:“日本不过是皮肤之患,共产党乃心腹之患。”抗日战争胜利后,完全投靠美帝国主义,为了取得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来打内战,不惜出卖主权,如签订了被国人称为卖国的“新二十一条”的《中美商约》等。 蒋介石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统治中国大陆达22年之久,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专制主义,疯狂镇压中国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在被赶出中国大陆后,又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占据台湾,造成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