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解脱道论
释义 Jietuodaolun
《解脱道论》(卷名:哲学)
Vimuttimagga
  小乘佛教论著之一。内容主要讲佛教徒修持的道路和方法。成书于公元2世纪左右。作者优波底沙(约1~2 世纪)被尊称为“阿罗汉”。本书的巴利文原本及僧伽罗文译本已在斯里兰卡发现,1963年刊布。汉文译本系扶南国(今柬埔寨)沙门僧伽婆罗于中国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在占云馆译出,共12卷12品,历代各版汉文大藏经均收录。此外,中国还有藏文译本。在本书的各品中,分别论述佛教教理的戒、定、慧三学的重要涵义,阐明戒律是学习佛法的阶梯,要人们持戒摄心,以防止身、口、意所作的恶业,认为通过禅定修习,澄心静虑,排除妄念,即可获得智慧。慧是严谨持戒,勤修禅定的结果,起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破除迷惑,证悟真理的作用。本书基本上是对佛教典籍律、经、论三藏要义的总述,其中心哲学思想是“乐离缚,离无明”;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持,求得自我解脱,达到涅槃境界。公元5世纪时,佛音所著的《清净道论》,内容和形式都和本书近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