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山 |
释义 | Jin Shɑn 金山(1911~1982)(卷名:电影) ![]() 自1935年起,金山开始从事电影创作。在上海月明影片公司主演《昏狂》后,1936年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在《长恨歌》里饰演主要角色。同年还在根据俄国果戈理名剧《钦差大臣》改编的《狂欢之夜》里扮演假钦差。1937年,在《夜半歌声》(见彩图)中扮演男主角宋丹萍,人物富于激情,性格独特鲜明,在观众中,尤其是知识青年中颇有影响。同年,他在影片《貂蝉》中扮演吕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到武汉,任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副队长,1939年接受周恩来交付的任务赴南洋,在华侨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不久被新加坡殖民当局传讯,1940年底被驱逐出境。1941年在香港参加旅港剧人协会的领导工作。珍珠港事变后,日军占领香港,金山于1942年春辗转到达重庆。主演了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借古讽今,揭露了当局制造皖南事变的阴谋,演出取得很大成功。他扮演的屈原,充满诗意、感情充沛,人物刻画准确生动,获得一致好评。 ![]() ![]() ![]()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完成了他编导的第一部影片《松花江上》(1947,见彩图。影片主要反映一对青年矿工夫妇,不堪日本帝国主义奴役,和民众一同起来抗争,并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故事。其中一些场景,如母亲在日寇胁迫下跳江自尽,青年夫妇一路逃亡的艰苦情景,矿井下矿工惨遭窒息的场面,以及矿工们纷起抗争的描写等,都很真实、感人。在导演处理上,金山着力于东北自然景色的渲染和风土人情的描绘,使影片中的许多场景如一幅幅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山集中精力从事戏剧和电影创作工作,1958年编写电影《风暴》,并扮演了主角施洋。他先后改编、导演的影片还有《黄花岭》、《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等。“文化大革命”后,他虽身体多病,但创作热情很高,1978年冬,排演了话剧《于无声处》。此后,在从事戏剧教育的同时,大力投入电视剧艺术的开创性工作。晚年,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1982年7月7日病逝于北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