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牛山遗址
释义 Jinniu Shan yizhi
金牛山遗址(卷名:文物 博物馆)
Jinniushan Site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在辽宁省营口县南7公里的金牛山,东距渤海湾20公里。该山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海拔 69.3米,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编号 A、B、C、D )。从197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辽宁省文物部门对金牛山 A点和 C点进行了多次发掘。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地方合作进行了发掘。1986~1988年,北大考古系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联合对A点进行了3次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① A点: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东南隅。已发掘面积约60平方米,出露的地层堆积厚12.5米,共分 8层。以第 4层为界,可分上、下两部。1984年发掘A点第6层棕红色细砂夹角砾层的底部时,发现一批保存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包括头骨(缺下颌骨)、脊椎骨、肋骨、髋骨、髌骨、尺骨和手、足骨、跗骨等50余件,属于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命名为金牛山人,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该地层经铀系法测定距今约28万年,对研究直立人向智人过渡阶段的人类体质特征有重要意义。但有的学者认为该化石属于早期智人阶段。
  与人类化石同层出土的还有灰堆,内有多量烧骨,以啮齿类和肢骨片为主。发现的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共70余种。主要有最后似剑齿虎、中国貉、肿骨大角鹿、巨氏大河狸,三门马、梅氏犀、硕猕猴、李氏野猪和中华缟鬣狗等古老种属,其中最后似剑齿虎和中国貉为第三纪和早更新世残余种,其他多为中更新世典型动物。金牛山动物群与周口店北京人肿骨鹿动物群非常相似,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


  ② C点:也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西北坡,1974、1975年进行了发掘,可分 6层。在下部地层(第4层以下)中,发现有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的原料为石英,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核较少,石片较多。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两种,前者数量较多,可分直刃、复刃和半圆形3种,以一面加工为主。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加工方法和类型,与北京人很相似。在灰烬层中含大量烧骨、烧土,说明当时人类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烧骨多为兔类、啮齿类和鹿类的肢骨。发现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葛氏斑鹿、三门马、梅氏犀、大河狸和硕猕猴等20余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在上部地层中,发现了两件磨制的骨器。动物化石有赤鹿、披毛犀和鸵鸟,时代偏晚,已进入晚更新世。
  金牛山遗址设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山工作站,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修建了围墙。1990年对A点洞穴进行了维修加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