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蒲鲁东,P.-J.
释义 puludong
蒲鲁东,P.-J.(卷名:经济学)
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1865)
  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经济学家、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  蒲鲁东出生于法国一个农民兼手工业者家庭,从12岁起自谋生计,先后当过旅馆佣工和排字工人,后来与人合伙开了一个小印刷厂,不久因资金不足而停业。他主要依靠自学,1837年获贝桑松学院奖学金,从此迁居巴黎,进行理论研究。他先后发表和出版了《什么是所有权?或对权力和政治的原理的研究》(1840)、《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1846)、《19世纪革命的总观念》(1851)、《无息信贷,F.巴师夏先生和蒲鲁东先生的辩论》(1850)、《交易所投机者手册》(1857)等论著,提出了一套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
  经济思想  蒲鲁东的经济理论,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保留了它的唯心主义体系,庸俗化了它的辩证法。蒲鲁东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生产力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而是观念、范畴的发展。在他看来,经济范畴不是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正好相反,经济关系不过是永恒存在的经济范畴的化身。他把每个经济范畴都分为好与坏两个方面,好与坏的综合,形成新的范畴。
  “财产就是盗窃”  在《什么是所有权?》一书中,蒲鲁东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了尖锐的批判,指出“财产就是盗窃”,坚决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部著作对资产阶级作了深刻的批判和刻薄的讽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社会上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蒲鲁东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财产。他不是从生产关系,而是从法权关系研究财产问题,从而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核心。
  “构成价值”论  蒲鲁东经济学说的基础。蒲鲁东根本不了解价值的起源、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更不了解劳动二重性。他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必须通过“构成或综合的价值”才能最终解决。他认为,社会财富是由各种产品按比例组成的。如果某种产品的数量超过了按比例所需求的份额,那末,多余的部分便不被列入社会财富。因此,凡是产品能够在交换时得到社会承认,被列入社会财富之内,它就成为构成价值;如果不被社会承认,就是“非价值”。在他看来,只要某种产品被社会承认列入了社会财富而成为构成价值,那末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也就解决了。
  “公平”原则和改造社会方案  在蒲鲁东的著作中,“公平”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违反公平的原则,因此这个制度不好,必须消灭;他认为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也违反公平的原则,因此一概加以反对。蒲鲁东的信条是:只要公平得胜,那怕洪水滔天!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这个蒲鲁东主义的反革命一般真能实现,世界是要灭亡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80页)。
  蒲鲁东既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共产主义。他认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不符合公平的原则。前者是强者剥削弱者,后者是弱者剥削强者;前者有压迫性和反社会性,后者则反对独立性和相称性;前者通过专制主义侵犯自由意志,后者则压制智力和感情上的自发性、行动和思想的自由。他幻想把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综合起来,建立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第三种社会形式。在那个社会里,每个人制造出各自的产品,可以用来供自己消费,也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以另一种产品的形式补偿自己劳动产品的十足价值。蒲鲁东的目的,是要把社会一切成员都变成小资产者和小农。
  蒲鲁东把“无息贷款”作为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灵丹妙药。他不了解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把货币看做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祸害的根源,把借贷关系看做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剥削形式,把利息看做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的剥削收入。他认为,商品交换是等价的,但借贷却是不等价的。货币所有者贷款给借债的人,通过收取利息对借债人进行剥削。如果借债的人是资本家,就会把利息和工资加在一起,形成商品的价格;工人由此受到剥削,无力买回自己生产的东西,不能得到自己劳动的十足收入。从这种错误理论出发,蒲鲁东主张用无息贷款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按照他的设想,由劳动者集资成立的人民银行,对工人发放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开设小作坊,成为小业主;人民银行还用劳动证券收购劳动者的一切产品,劳动者用这种证券可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消除社会的弊病,实现永恒的公平。这完全是小资产阶级的幻想。蒲鲁东在1849年筹建的人民银行,还未开张就宣告关闭,证明了这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无政府主义  蒲鲁东在后来激进派中的地位和影响还建立在他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上。蒲鲁东认为国家是统治权威的集中表现,政权是暴政的工具和堡垒,而政党则是它的生命和思想。因此,革命的任务就是摧毁国家这个机器,消灭现行的政治和政府制度。蒲鲁东是公认的法国无政府主义的鼻祖,但他这一思想的传播却远及于法国疆界之外。他对于M.A.巴枯宁(1814~1876)、Π.Α.克鲁泡特金(1842~1921)都有影响。
  蒲鲁东的理论,在当时欧洲的工人运动中有相当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和蒲鲁东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等著作中,对蒲鲁东主义作了深刻的批判。
  参考书目
 R.  L.  Hoffman,  Revolutionary  Justice: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P. - J.  Proudhon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Urbana,1972.
 G. Woodcock,Pierre Joseph Proudhon:His Life and Work,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195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