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蔡襄
释义 Cɑi Xiɑng
蔡襄(1012~1067)(卷名:美术)
  中国北宋书法家。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后被命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后一度外知福州,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升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此后他以枢密直学士再出知福州,移知泉州。在泉州修万安桥,写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刻在石上。不久被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最后,拜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
  蔡襄和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他的楷书上承颜真卿,端庄谨严,体格恢宏,点划无丝毫苟且。行书潇洒简逸,信手拈来,触处成妙,大得晋人韵致。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他学书之时,唐末衰陋习气并未消歇,而宋书的风尚尚未建立。他力去时俗流弊,另辟蹊径,下开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新风。蔡襄在书法创作上的实践成果,也为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所以他是一位连结唐、宋两朝书风嬗递,身兼尚法和尚意两种艺术追求的关键人物。蔡襄没有专门书法著作行世,但散篇亦有可观,其书法理论重神、气、韵,尚古法而不炫奇斗巧,对宋代书坛的志趣有一定的影响。
  宋代对蔡襄的书法成就评价很高。如欧阳修、苏轼等,都对蔡襄的书法,有“独步当时”、“本朝第一”的推崇。元以后对他的评价更高,以为是有宋一代领袖群伦、超绝时贤的大师。蔡襄在书法体式上涉猎范围很广,论者谓:蝌蚪、篆、籀、楷、隶、飞白、行、草、章草、颠草等,无不精妙。但后人也有认为他伤于工丽而缺乏老辣之趣,用心太过,整饰有余。
  传世蔡襄的书法作品,小楷有《茶录》、《牡丹谱》、《寒蝉赋》,行草书有《与杜长官帖》、《陶生帖》、《大研帖》、《澄心堂纸帖》、《持书帖》、《自书诗札》、《自书诗卷》等。石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刘蒙伯墓碣文》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