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ha
铪(卷名:矿冶)
hafnium
  元素符号Hf,稀有金属,具有光亮的银白色,与钛、锆同属元素周期表中的ⅣB族,原子序数72,原子量178.49,密排六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4、+3。
  1923年德国人科斯特(D.Coster)和匈牙利人赫维西(G.von Hevesy)在研究几种锆精矿的 X射线谱时指出其中有一新元素,并以发现地点哥本哈根(Copenhagen)的拉丁名Hafnia命名。
  铪的地壳丰度比常用金属铋、镉、汞多,与铍、锗、铀的含量相当。所有含锆的矿物中都含有铪。工业上用的锆石中含铪量为 0.5 ~ 2%。 次生锆矿中的铍锆石(alvite)含铪可以高达15%。还有一种变质锆石曲晶石(cyrtolite),含HfO2达5%以上。后两种矿物的储量少,工业上尚未采用。铪主要由生产锆的过程中回收。
  性质和用途   铪的外层电子为5d26s2,与锆的4d25s2相似,原子半径由于“镧系收缩”的缘故,与锆几乎相等。因此铪和锆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很难分离。
  铪原子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为 115 ±5靶恩,比锆的0.18靶恩大得多。铪在热中子反应堆中作为控制棒用时,要求含铪量大于95%;所以两者必须分离,以便在得到反应堆用的锆的同时,也得到作控制棒用的铪。
  粉末铪极易与空气作用而自燃。但大块的致密的铪,因表层有不透气的氧化铪覆盖层,在常温下却极为稳定。铪在876~1034℃的范围内与氮的反应速度比锆快。铪在703℃时吸氢后可得HfH1.86,在500℃反复吸氢而后冷却到室温可得HfH2.1;在高温下,铪的耐氧化能力比锆略好,在高温水中的耐蚀能力也比锆好。铪在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耐蚀性比锆略差。


  制作原子核反应堆的控制棒是铪的主要用途(见核反应堆材料)。在耐热合金中用作添加元素,近年也有进展,例如钨、钼、钽的合金中有的添加铪。HfC由于硬度和熔点高,可作硬质合金添加剂。4TaC·HfC的熔点约为4215℃,为已知的熔点最高的化合物。
  铪的冶炼   与锆基本相同。第一步为矿石的分解,有三种方法:①锆石氯化得(Zr,Hf)Cl4。②锆石的碱熔。锆石与NaOH在600℃左右熔融,有90%以上的(Zr,Hf)O2转变为Na2(Zr,Hf)O3,其中的SiO2变成Na2SiO3,用水溶除去。Na2(Zr,Hf)O3用HNO3溶解后可作锆铪分离的原液,但因含有SiO2胶体,给溶剂萃取分离造成困难。③用K2SiF6烧结,水浸后得K2(Zr,Hf)F6溶液。溶液可以通过分步结晶分离锆铪。第二步为锆铪分离,可用盐酸-MIBK(甲基异丁基酮)系统和HNO3-TBP (磷酸三丁酯)系统的溶剂萃取分离方法。利用高压下(高于20大气压)HfCl4和ZrCl4熔体蒸气压的差异而进行多级分馏的技术早有研究,可省去二次氯化过程,降低成本。但由于(Zr,Hf)Cl4和HCl的腐蚀问题,既不易找到合适的分馏柱材质,又会使ZrCl4和HfCl4质量降低,增加提纯费用,70年代仍停留在中间厂试验阶段。第三步为HfO2的二次氯化以制得还原用粗HfCl4。第四步为HfCl4的提纯和加镁还原。本过程与ZrCl4的提纯和还原相同,所得半成品为粗海绵铪。第五步为真空蒸馏粗海绵铪,以除去MgCl2和回收多余的金属镁,所得成品为海绵金属铪。如还原剂不用镁而用钠,则第五步改为水浸。生产流程如下页图。


  从全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原子能级HfO2是制造原子能级ZrO2时同时得到的产品。从二次氯化起,提纯、还原、真空蒸馏等过程同锆的工艺流程几乎完全一样。
  海绵铪自坩埚中取出时要格外小心,以免自燃。大块海绵铪要破碎成一定尺寸的小块,以便压成自耗电极,再熔铸成锭。破碎时也应防止自燃。海绵铪的进一步提纯与钛和锆一样,用碘化物热分解法。控制条件与锆略有不同,在碘化罐四周的海绵铪小块,保持温度为600℃,而中心的热丝温度为1600℃,比制取锆的“结晶棒”时的1300℃为高。铪的加工成型包括锻造、挤压、拉管等步骤,与加工锆的方法一样。
  参考书目
 D. E.Thomas & E.T.Hayes ed.,The Metallurgy of Hafnium,USAEC,Washington,D.C.,196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