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艾卜·胡载里
释义 Aibu Huzaili
艾卜·胡载里(卷名:宗教)
Abū al-Hudhayl al-'Allāf (752~850)
  伊斯兰教穆尔太齐赖派著名代表。为该派创始人瓦绥勒·伊本·阿塔的门徒。生于伊拉克巴士拉。他在哲学上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精通《古兰经》和阿拉伯诗歌、诗韵学,并善辩。曾受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的器重,经常应邀讨论哲学问题。
  在哲学上他继承瓦绥勒·伊本·阿塔的思想。当时,在“安拉德性”问题上,逊尼派与穆尔太齐赖派之间争论激烈。他认为安拉与其创造物之间无相似之处,安拉没有形体,无所不知,无所不在,能洞察人世间的一切,是纯精神的、超然的存在。他说,安拉有自己的知觉、生活和能力三种德性。三者不是独立于安拉本体之外单独存在,而是安拉本体的三个方面。他否认安拉本体外还有其他德性。在他看来,安拉的德性就是其本体,德性与本体是名异实同。
  在安拉与人的关系上,他认为安拉有能力作不义之事,但他有智慧和仁慈,拒绝作歹。他认为人的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①准备阶段──“我将做”;②完成阶段──“我已做”。前者称内心的行为,后者称肢体的行为。准备阶段是心理的运动过程,行为处于内心的准备状态;因为人有意志自由,在行为进入完成阶段时,如果准备阶段的内心运动中止,则行为还是没有完成。要实现各个肢体的能力必须依靠实践。在这一问题上,他持前定论观点,认为人体在现实世界中是自由的,在后世则是不自由的。他说,安拉承认世间存在邪恶的行为,但安拉不是邪恶行为的创造者。人有作坏事的能力,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对因自己行为而产生的非意愿的后果也要负责。这个责任落在包括灵魂和肉体在内的整体上。他认为,安拉的知识是无限的,但是他对世界的知识,又受其创造物的限制。人能借理性认识安拉,认识自己的义务,并能辨别善恶和趋善避邪。他认为由于人的意志自由,安拉才降示约束人类行为的启示。
  关于《古兰经》的性质,伊斯兰教正统派信仰学家认为《古兰经》是无始的,它是安拉许多“无始德性”之一。但他认为,《古兰经》是安拉从无始中创造的,供世界各地穆斯林礼拜时默诵或记忆。他认为安拉是世界运动的推动者,在安拉之前,世界没有运动的存在,因而运动是有始的。末日之后,运动告终,世界处于永久的静止状态,人们在天园和火狱中分别享有永久的幸福或持续的刑罚。
  胡载里的学说对后来的伊斯兰教神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众多的拥护者。最著名的弟子是奈萨姆。他的学说作为一个流派,曾持续存在很多年。其著作大多失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