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震颤
释义 zhenchan
震颤(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tremor
  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又称颤震、颤振、振掉。多因肝肾不足,虚风内动,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痰热内蕴,阳升风动所致。
  《内经》认为震颤一类疾患属于风象,与肝攸关。明代王肯堂观察到此病的发病,壮年少见,多见于中年之后,老年尤多。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认为此病主要是风、火、痰为患。高鼓峰《医宗己任编》主张治疗震颤当大补气血。现代运用中医对震颤的辨治方法,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帕金森氏病)、舞蹈病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老年肝肾不足,精血亏耗,易致虚风内动;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均可出现头摇,肢颤,或肢体拘急强直等症状。此外,因阴虚而肝木失养,克脾犯胃,动风生痰,也可发为震颤。
  震颤的证治,应明辨标本、虚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虚,风火夹痰为实。肝肾不足,宜滋肾养肝;气血亏虚,宜益气养血;此为治本之图。若兼夹风痰瘀血,又当佐以熄风化痰行瘀,标本兼顾。常见证型有:①头摇,肢颤,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呆傻健忘,舌体瘦,舌质红,苔少,脉细弦,属肝肾两虚,虚风内动。治当滋肾养肝、潜阳熄风,常用杞菊地黄汤合三甲复脉汤加减。②肢体震颤,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舌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属气血两亏,筋脉失养。治当益气养血、熄风和络,常用八珍汤为主方。③震颤或轻或重,尚可自制,眩晕,胸脘痞闷,咯吐黏痰,舌苔黄腻,脉弦滑,属痰热内蕴,肝旺风动。治当清化痰热、平肝熄风,常用摧肝丸合羚羊钩藤汤。
  震颤是一种慢性疾患,如系体虚或风痰所致,经治疗可逐步减轻症状,乃至治愈。如由中毒、颅脑外伤或脑肿瘤引起,不易收效,必须注重对原发病的治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