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内战
释义 Meiguo Neizhan
美国内战(卷名:外国历史)
Civil War, U. S.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南北战争。这场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马克思:美国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第365页)。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战斗力量是广大工人、农民和黑人。在南方,坚持战争的只是种植场奴隶主,他们迫使南方劳动人民当炮灰。南方奴隶主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而北方资产阶级的目的在于打败南方,以便恢复全国的统一。
  前奏  19世纪中叶,北部自由劳动制度与南部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北之间的斗争在西部土地的争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但是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发生在该州内,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奴隶主利用其在美国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美国共和党。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于是在堪萨斯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的序幕。1857年奴隶主又利用斯科特判决案企图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全部领土上去。从而导致约翰·布朗起义。
  第一阶段  1860年共和党人A.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民主党遭到惨败,这就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和发动叛乱的信号。南部蓄奴州南卡罗来纳首先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诸州相继脱离,并于1861年 2月宣布成立“南部同盟”,另立以J.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1861年4 月12日叛乱政府军开始炮轰在南卡罗来纳的联邦萨姆特要塞,14日被攻陷。林肯政府于 4月15日发布讨伐令,内战爆发。不久,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阿肯色4州退出联邦参加南部联盟。
  战争初期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北方有2234万人口,南方只有910万,而且其中有380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几乎没有工业,铁路也很少。但南方有充分的军事准备,拥有装备及训练都较精良的军队。而且,内战前夕J.布坎南总统(奴隶主的代理人)曾设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钱输送到南方去。林肯政府在内战初期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一,而不是解放南方奴隶。它之所以不愿触动奴隶制度,主要是由于担心这样做会把一些边境奴隶州推向南方叛乱者一方,从而失掉边境诸州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由于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隶,就使得“奴隶制由南部的致命弱点变成了它的坚不可破的甲胄。由于有奴隶负担着所有的生产劳动,南部就可以把所有适于作战的人都投到战场了!”(马克思:评美国局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第557页)。因此,在内战第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在1861年7月马纳萨斯和1862年夏的半岛战役,北军损失惨重。北军虽然在西线取得一系列辉煌战果,从南军手中夺取了几个重要战略据点,但是这些战果都被东线的惨败所抵消。


  在北方军事上屡次失败的情况下,共和党内部的激进派及社会上的废权主义者提出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主张。林肯也意识到解放奴隶的必要性。
  第二阶段  1862年 9月22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英国工人阶级也展开了支持北方的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
  林肯政府还实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和政策:1862~1863年实行武装黑人的政策。因此,成千上万黑人报名参加北方军队,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隶;1862年 5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在土地上耕种 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林肯政府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清洗军队中南方代理人。1863年开始实行征兵法,以代替募兵制,从而,增强北方的兵力。同时,林肯调整了军事领导机构,实行统一指挥,任命有卓越军事才能的U.S.格兰特为全军统帅。
  1863年,北方在军事上出现转机。同年7月1日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见彩图)。战场上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1864年,北方最高统帅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在东线以消耗敌人的力量为主要目标;在西线用强大兵力深入敌方腹地,切断“南部同盟”的东北部与西南部的联系。1864年 9月,W.T.谢尔曼将军麾下的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开始著名的“向海洋进军”,在进军中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军事设施,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经济力量,使南方经济陷于瘫换。在东线,格兰特将军统率北军把敌军驱逼到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1865年初,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北方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同时,在南方内部也出现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南方逃兵与日俱增。粮食及日用品匮乏。1865年4月9日,R.E.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美国内战终止。美国恢复统一。(见彩图)
  


  内战的意义  北方在战争中的胜利,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内战消灭了奴隶制,从而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实施,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美国式道路的胜利。因而19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黑人在内战后的“重建时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和种植场主的剥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权及选举权,从奴隶枷锁下解放出来。因此,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
  三种见解  对于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史学界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见解:第1种,站在奴隶主和种族主义立场上,为南方奴隶主的叛乱作辩护,代表人物有J.F.罗兹、J.斯库勒及J.B.麦克马斯特等人。第 2种,虽然承认美国内战是一场革命,但歪曲阶级关系,贬低人民特别是黑人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人物有C.A.比尔德等人。第3种,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肯定南北战争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肯定人民特别是黑人在革命中的伟大作用。代表人物为美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W.Z.福斯特、P.S.方纳及H.阿普特克等人。
  参考书目
 K.马克思:《马克思论美国内战》,人民出版社,北京,1955。
 刘祚昌:《美国内战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78。
 杨生茂主编:《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