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十四诗品
释义 Ershisi Shipin
《二十四诗品》(卷名:哲学)
  中国唐代一篇论述诗歌风格、 意境的著作。 简称《诗品》。作者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二十四诗品》把诗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 绮丽、自然、 含蓄、豪放、精神、 缜密、疎野、 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各用 4字一句共12句韵语,加以形象的叙述、比拟和描绘。
  《诗品》是司空图为了抒发、陈述他对诗境的审美体验而写成的,并不是一篇有严格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它主要不是从理论上分析诗的风格问题,而是在生动细腻和富于哲理性的形象描述中,提出和确立理想中的各种不同的诗境及其审美特征。它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从极盛走向衰落的晚唐时期审美意识的重大变化,表现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了重要地位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种趣味和理想,同中唐以来封建士大夫普遍存在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和苦闷情绪密切相关,即一方面对盛唐以来儒家积极人世、建功立业的理想满怀眷恋,不想抛弃;另一方面又目睹儒家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只好到道家和佛学禅宗的思想中去寻找精神的解脱和安慰。《诗品》虽然描写了标题各不相同的许多美的诗境,中心却是在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其主要特色为“冲淡”、“自然”的美。这种美经常染上一层佛学禅宗的空寂、冷清、苍凉的色彩,显然带有超世退避的性质。司空图在描述时,把个体的心境、意绪、情趣在审美与艺术中的作用以及艺术的审美价值,提到了前所未见的重要地位,深刻触及了审美与艺术的特征。
  《诗品》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审美意识的新特点,表达了一种同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的要求相适应的审美趣味,所以它在宋代受到了苏轼的高度评价,并且对后世的影响延绵不绝。
  《二十四诗品》自明代以来通行的版本是《津逮秘书》本,此外尚有《唐代丛书》本、《谈艺珠丛》本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