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韩非
释义 Hɑn Fei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卷名:经济学)

  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国的公子,荀况的学生。曾上书韩王言富国强兵之道,未被采纳。秦王政赏识他的著作。入秦后被诬陷死。韩非的著作由后人集为《韩非子》一书。
  韩非吸取了商鞅重法,申不害(约前385~前337)重术,慎到(约前395~约前315)重势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的为统一封建专制帝国服务的法治理论。他的经济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自为论  韩非把慎到的自为概念,发展为封建的利己主义。他认为人们都在自为自利的基础上,“用计算之心相对待”(《六反》)。君臣之间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外储说右下》)。父母对待子女之所以是“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无非为了“长利”(《六反》)。医生“吮人之伤,含人之血”(《备内》),制作车子的希望人富贵,制作棺材的希望人短命,都是为了自利。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也是双方以自利心为基础的:“主人费家而美食”,是为了换来“庸客”的深耕熟耘;“庸客致力而疾耕”,是为了换来主人的美食和钱布。总之,他把一切社会现象都归结为人们的利害关系,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行为的基础。因此,封建君主应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以刑赏为手段,驱民耕战,达到国富兵强,吞并天下的目的。
  以力得富论  韩非认为,人们为了自利,为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力”。韩非所说的“力”,就个人来说,是指能力和努力。在个人利益的推动下,人们将会充分发挥他所有的“力”。所以,他主张“以力得富,以事致贵”(《六反》)。
  重本抑末论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农战思想,认为一切无益于农战的人,如讲仁义的儒士、讲纵横言谈者、带剑的侠士、侍近之臣及工商之民,都是社会的害虫,他称之为“五蠹”。他主张“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五蠹》),即重农抑工商。他把农工商与本末二字联系起来使用,明确地表述了农本工商末的概念,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重视经济效果  韩非认为“举事有道,计其入多,其出少者,可为也……凡功者,其入多,其出少,乃可谓功”(《南面》)。可见他是重视经济效果的。他还说“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解老》),似乎已经看到了职业的相对稳定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
  人口思想  韩非一反传统的“众民”观点,认为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使财货相对不足,是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他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五蠹》)。他是从人口与财货的关系去分析社会治乱的原因,指出了人口增长与社会物质财富增长之间存在的矛盾,但他没有能从社会的阶级矛盾中去寻找治乱的根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