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骑
释义 guoji
骑(卷名:中国历史)
  唐玄宗时设置的禁军的名称,由长从宿卫改名。,意为迅疾。唐朝保卫京城的南衙禁军,原由诸州府兵轮番上值,分属十二卫(见十六卫)。由于府兵制被破坏,诸军府番上的卫士(府兵)常不足额,到玄宗初年,十二卫十分虚弱。开元十一年(723),唐朝开始在两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府兵及白丁中简募强壮者,免除其征镇赋役,作为南衙禁军,称为长从宿卫。十三年,改名骑,共十二万人,分隶十二卫,替代番上府兵,专任京师警备任务,间或用以出征。十六年,一部分骑编入左右羽林军,又成为北衙禁军的组成部分。开元末,吐蕃入攻剑南,唐曾经派遣关中骑远征。天宝间,由于北衙禁军扩大,骑已不被重视。当时,禁军日益腐败,骑更不堪作战。安史之乱后,骑继续存在,一直延续到唐末,但人数很少,仅供皇帝仪仗和京师部分衙署警备之用,且多纳资代役,其地位无足轻重。骑之制,实际上仅存在于玄宗开元中至天宝末,为时甚短。但它的出现,标志着府兵制瓦解、募兵制代替征兵制,是中国中古兵制演变的大事。
  参考书目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 1,科学出版社,北京,195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