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食肉目
释义 shirou mu
食肉目(卷名:生物学)
Carnivora
  哺乳纲的1目,俗称猛兽或食肉兽。牙齿尖锐而有力,具食肉齿(裂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前1枚臼齿。上裂齿两个大齿尖和下裂齿外侧的 2大齿尖在咬合时好似铡刀,可将韧带、软骨切断。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本目有8科89属250种,但体型、形态和行为差别很大。北极熊最大,体重800千克,身长3米;玲鼬最小,体长仅16~17厘米,体重50克。
  犬科、熊科、浣熊科、大熊猫科、鼬科、灵猫科、猫科和鬣狗科8科中,大熊猫科只有1属1种,即大熊猫,仅分布于中国西部3省;灵猫科只分布于旧大陆;浣熊科几乎集中分布于新大陆;其余各科的分布均较广泛,除大洋洲外,可见于世界各地。本目动物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不论体型粗壮的熊类或小巧的黄鼬以至家猫、家犬等均具发达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嗅觉,视觉和听觉均较发达,例如警犬的灵敏嗅觉和家猫适应光照强弱的可张可缩的瞳孔都是人们所熟知的。食肉类体型矫健,肌肉发达,四肢的趾端具锐爪,以利于捕捉猎物。生活方式为掠食性,猎物多为有蹄类、各种鼠类、鸟类以及某些大型昆虫等。捕杀方式多种多样,或隐伏要路等待,或嗅迹跟踪、潜伏靠近,凭借利齿和锐爪为武器进行突然袭击。另一种攻击方式是长距离的追逐捕杀。狼和豺等动物更发展成类似集体分工的围猎方式。猫类和鼬类是以肉为主食的典型食肉兽;犬类和灵猫类次之,除肉类外尚包括部分植物果实;熊类和浣熊类进食植物性食物的比重增大,近于杂食;鬣狗类取食尸体或腐肉,缟鬣狗则以蚂蚁为主食;唯一的素食者为大熊猫,以嫩竹和竹笋为主食。绝大多数食肉动物单独生活,每个成体往往占据一定面积的活动区域,作为独自寻食的游猎区,并竭力守卫自己的“领地”。不少种类均具较为发达的分泌腺,北美臭鼬类的分泌物气味强烈,可使人一时昏厥。分泌腺既是自卫的武器,又是通讯联络和标记领域的手段。食肉动物多昼伏夜出。
  中国有7科24属56种,仅鬣狗科无分布。犬科有6种,熊科有3种,浣熊科有1种,大熊猫独占1科,鼬科最多达21种,灵猫科11种和猫科13种。中国特产大熊猫、貉、花面狸、漠猫和雪豹均属重要保护动物。中国自古以来就利用和驯养食肉动物。在北京周口店发掘的山顶洞化石中有钻孔的獾牙,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曾发掘出家犬的骨骼。中药有不少动物药材,如熊胆、虎骨、獾油和灵猫香等。狼毫毛笔是用黄鼬尾毛制做的,紫貂、水獭、貉和狐的毛皮是中国著名的裘皮。近年来,大、中型食肉动物的数量明显下降。虎、豹、棕熊、紫貂和水獭日益稀少,虽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但仍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