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保梯,P.-L.M.de
释义 Mabaoti
马保梯,P.-L.M.de(卷名:力学)
Pierre-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 (1698~1759)
  法国科学家,1698年9月28日生于法国圣马洛,1759年7月27日卒于瑞士巴塞尔。
  马保梯在16岁时到巴黎学哲学。三年后改学音乐,不久又转攻数学。他还研究生物学、力学、地理学和哲学等。1731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1728年马保梯到伦敦旅行,使他从笛卡儿学派转向牛顿学派,成为欧洲大陆牛顿学派的领导人。当时两个学派争论的一个问题是,笛卡儿的宇宙演化说认为地球在两极是伸长的,牛顿学说则认为扁平的。马保梯领导一个探险队于1736年到瑞典拉普兰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另一个探险队已先去秘鲁测量)。结果证明牛顿学说是对的,马保梯因而被誉为“伟大的扁平化者”,1743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
  1744年,马保梯提出著名的“最小作用量原理”。1745年,他接受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工作,次年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院长。马保梯同以前的P.费马以及后来的A.爱因斯坦一样,力图寻找可以使宇宙规律统一起来的普遍原理。他把“作用”定义为mvs(m为重量,v为速度,s为距离),认为这个原理不但可用于力学,例如天体的运转,而且可用于动物的运动、植物的生长,是“造物主为产生可见世界的所有现象而设置的最美丽、最简单的定律”。后来L.欧拉将最小作用量原理重新叙述为必须是极小,并由W.R.哈密顿加以发展,现在已成为量子力学和生物体内平衡原理的基础。
  马保梯对生物遗传学和进化论也很有研究,被称为达尔文的先驱。马保梯的所有著作编为《全集》4卷,于1756年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1:54